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首
页
管
理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社科统计
资
讯
社科要闻
管理动态
社科动态
国际交流
成果平台
学科建设
社科人物
会议资讯
观
点
理论
哲学
教育
法学
政治
历史
经济
人文
管理
社会
常用速查
在线期刊
论文在线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新疆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孙春兰强调: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
怀进鹏:胸怀国之大者 建设教育强国 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五部门联手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北京大学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聚焦国家需要释放高校科研潜力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在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干部职工中引发热烈反响
中国人民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以中国为观照求索 以时代为观照报国
更好发挥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
浙江大学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座谈会顺利举行
教育部举行年中推进会
共同努力重构世界教育体系
科学谋划,续激潜能,推动文科科研高质量发展:复旦大学2022年度人文社科科研工作会议顺利举行
推动完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通知
2022-08-1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2022-07-2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2022-08-0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2-07-20
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2-06-2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2-06-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2022-06-20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通知
08-1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08-0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07-2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7-20
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6-29
其他管理机构文件及通知
关于公布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0-25
关于公布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0-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08-0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7-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6-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4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5-25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04-12
相关下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05-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评审书
05-0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情况表
07-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6-20
历年资料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的通知
05-0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6-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八批经费的通知
12-29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12-27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七批经费的通知
12-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11-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08-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8-1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1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0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07-02
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2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政策解读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05-23
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03-09
应允许科研院所提留稳定性科研经费
03-09
高校科研“钱袋子”收放之道
03-06
通知公告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9届(2020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07-07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
03-04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材料审核结果的公示
01-23
历次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08-2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
10-26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
10-26
评奖成果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09-09
白重恩: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
09-09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09-09
重要文件和简报
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07-05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评比表彰实施办法
11-0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10-28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10-28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决定
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10-28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5期(总第58期)
10-17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57期)
10-17
学风动态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07-05
教育部党组印发指导意见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01-04
河南:确定10个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和9个涵养基地
12-06
华中农大:新教师入职第一课 院士开讲“学术诚信”
10-20
论文作者署名排序就应依学术规则
02-25
学术评价
创建“学术章程”引领学术评价革新
04-18
科技期刊新评价体系将撬动什么
03-25
扎实推进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设
03-18
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评审质量
03-17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管理软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习近平向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致贺信
2022-07-29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2-07-28
孙春兰强调: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2-07-2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新疆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2022-07-18
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
2022-06-09
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2022-06-02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2022-05-29
5问答详解,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有这些重要举措
2022-05-28
习近平回信勉励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
2022-05-20
社科动态
南开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郝静秋 李硕 摄影 李硕)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水平,8月8日,南开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在八里台校区召开。校党委书记杨庆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王新生主持。 会上,教务处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了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以及迎接教材检查准备工作情况,包括教材工作的制度建设、政治建设、质量建设、激励机制、亮点工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等内容。
第二届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7月3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共创一流新学科 同圆出版强国梦——首届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举行
2022年7月24日下午,在中宣部的指导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北京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北京大学与中国出版集团、北京印刷学院与中国出版协会等线下线上签署合作协议,五家出版研究院、出版学院和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联络处揭牌。
中国人民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以中国为观照求索 以时代为观照报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说:“进入新时代,学校将自身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为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积累了人大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他说:“在过往85年的发展进程中,人大的教育工作始终服务和适应国家的需要,这个是大家都认可的。
浙江大学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座谈会顺利举行
7月7日下午,浙江大学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座谈会在紫金港校区顺利举行。会议研究了学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发展现状,并就基地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莲珍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周江洪主持。 何莲珍副校长在会上指出,科研基地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组织体系、组织方式的重要探索。
最新
南开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08-10]
最新
北京大学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08-08]
最新
第二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结业
[08-04]
会议通知
· 第十届国际分析哲学史学会年会通知
· 第五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族际交往与共同体建设·2022年第三届边疆地区社会工作论坛邀请函
· “2022年第十一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中国•长春)”会议通知(暂定)
· 2022中非教育学院院长论坛通知
· 第十六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年会征文通知
会议动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召开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座谈会
第十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坛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外文版)新书发布会召开
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
“郑永廷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仙逝一周年追思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举办
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第五届“中共党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高端论坛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浦东论坛: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
山东大学联办第十一届中国政党研究论坛暨国外政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主题论坛
中非智库论坛“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与新时代中非关系”分论坛举行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数字经济反垄断”高端学术论坛研讨会顺利举办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第二届“年度优秀论文”颁奖典礼暨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办
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2022年会由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北京大学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交流会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新学科培育研讨会举办
北京大学港澳研究院举办学习习近平主席有关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重要讲话研讨会
观点
中国国际关系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坚持党的领导是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们必须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防止资本盲目无序扩张。这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领导对于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起着根本保证的作用。
推进政策创新 促进高质量发展
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关系,在协调宏观政策方面处理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1.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方位推进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必须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全方位推进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 建立健全数字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条主线,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完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筑牢数字产业发展根基,为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提升自主性与原创性,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不断提升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与原创性。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一方面充分总结了过去五年来北京大学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举措与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再次强调,要不断增强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中的原始创新能力,推动产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培育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北大学派,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新的时代贡献。
以积极作为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在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项社会需求项目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到65.4%,说明扩大消费需求对于提振社会需求具有决定性意义。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
“中国之治”的全球治理意义
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巴西学者奥利弗·施廷克尔在《中国之治与世界未来》一文中指出,“‘中国之治’作为一个成功样板已经在全球完美树立”。“中国之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借鉴古今中外治理制度优势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解决现实问题,探索了一条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带来重要启示,充分彰显了“中国之治”的世界历史意义。
共同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给出的中国答案,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贡献和理论贡献,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从人文学科深耕文明探源的中国性问题
汉学界对早期文献研究的利弊得失,构建文明探源与中华文艺、中华文化互补共生的多学科交叉新模式。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需要“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
文明探源的交叉学科视角及方法论创新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一万年前就有国家和文明,而是要与时俱进地彰显如下事实所蕴含的新知识:对于一个农业文明古国而言,其最核心的物质(小米、大米生产都始于万年前)和精神要素(玉帛崇拜)都是在距今一万年前就已经萌生的。万年文化共同体的知识创新意义,体现在将古今人惯称的“上五千年”知识,作为认清“下五千年”所以然的前提。
古代家训文化源流探微
等文体,产生于不同的“特定场合”,却有相似的社会功能。在中国古代,文体的复杂多义和不确定性使文体之间的界限模糊,上述几类文体之间就很难划分出清晰的界线,“训”与“箴”“诫”“令”“规”等都是具有“教诫”功能的实用文体,其实常常被视为同一种文体。 家训之训 传统家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凝聚了古代中国人千百年来积累的教育观念和人生智慧。
深入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的发展特征
尤其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发展特征还有待深入研究。 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般被称为中国早期文明阶段。这个时间阶段大致与五帝时代相当,司马迁所著《史记》就是从这个时期写起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观点,这个时期正处于我国早期国家的形成阶段。国家形成发展的路径及其性质,反映了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特质和基本社会形态的特征。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任务被正式提了出来。近40年来,包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内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工作深入推进,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中心聚落开始出现,社会的复杂化全面展开 农业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史前农业自1万多年前萌芽以来,经过漫长发展,至晚在距今6000多年时有了长足进步。
聚焦国家需要释放高校科研潜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高地与创新高地,必须激流勇进、敢挑重担,进一步释放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加快科技攻关。高校科研工作者应时刻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发扬科学家精神,勇闯自主创新“无人区”,敢啃关键核心技术的“硬骨头”,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 自主创新惟靠矢志不渝,攻坚克难惟靠厚积薄发。
做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社科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遵循
为思想、理论内容上的矛盾,也表现为话语体系的对立和话语权的争夺。坚持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既体现在学术体系中,也体现在话语体系中,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 “三大体系”论是全面规划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好总体设计、协同推进的指南,也是在各学科的研究和建设中构建本学科完整、科学的体系,把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机统一起来的指南。
“新文科”建设赋能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
以往,一些高校文科教育单向传递现成的、枯燥的、僵化的知识与思想,与国家、社会需求和实践脱节。英国哲学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将这种脱离实践、没有生命力的知识和思想称为“惰性的知识”“呆滞的思想”,并强调“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
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这篇纲领性文献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
重识时间社会学的想象力
现代化转型背景下,时间是社会学研究当代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维度与支点。作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象征符号,时间的社会功能及其认知模式等也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其中个人、社会、自然三者相互作用
理论
社会
经济
政治
人文
历史
哲学
法学
管理
教育
在线期刊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3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
蒙古学集刊
2021年第2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
[当代会计评论]
[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
[会计与财务]
[评价与管理]
[公司治理]
[公共行政评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评论]
[大珠三角论坛]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坛]
[西部经济学评论]
[农业经济与政策]
[跨国公司研究]
[国有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
[金融学术动态]
[WTO与中国]
[世界经济评论]
[东部经济评论]
[价值与文化研究]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逻辑与认知]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英语教育]
[汉语史期刊]
[中国文学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学刊]
[文艺学新世纪]
[文艺美学研究]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华侨华人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民商法研究]
[武汉大学国际法杂志]
[环境法]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论文在线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2022-08-05
“无手之抚,无唇之吻”的心灵之爱——解读茨维塔耶娃诗歌《距离:俄里漫漫,海里迢递……》
2022-08-03
“除了......都”句式分析及教学设计
2022-08-03
G20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分析
2022-08-02
“必然”和“必定”同义词辨析及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2022-08-02
常用查询
查询全国高校学校代码
查询学科代码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