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首
页
管
理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社科统计
资
讯
社科要闻
管理动态
社科动态
国际交流
成果平台
学科建设
社科人物
会议资讯
观
点
理论
哲学
教育
法学
政治
历史
经济
人文
管理
社会
常用速查
在线期刊
论文在线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
怀进鹏:胸怀国之大者 建设教育强国 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
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努力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
第九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以实际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南大”
努力开创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
“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引发学界热烈反响
以人民为中心:科技伦理治理的价值追求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让党旗在学校高高飘扬
完善学科建设 助力非遗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发布会暨相关论坛在广西科大举行
党的执政话语研究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
环境美育:一种新型的美育方式
以21世纪的发展经济学引领全球共同发展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助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举行聘任仪式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2022-06-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2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2022-04-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2-04-1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2-04-11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6-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6-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4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5-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2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04-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其他管理机构文件及通知
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6-29
关于公布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0-25
关于公布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0-14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6-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4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5-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2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04-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04-12
相关下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05-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评审书
05-0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情况表
07-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6-20
历年资料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的通知
05-0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6-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八批经费的通知
12-29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12-27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七批经费的通知
12-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11-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08-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8-1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1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0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07-02
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2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政策解读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05-23
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03-09
应允许科研院所提留稳定性科研经费
03-09
高校科研“钱袋子”收放之道
03-06
通知公告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9届(2020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07-07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
03-04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材料审核结果的公示
01-23
历次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08-2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
10-26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
10-26
评奖成果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09-09
白重恩: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
09-09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09-09
重要文件和简报
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07-05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评比表彰实施办法
11-0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10-28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10-28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决定
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10-28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5期(总第58期)
10-17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57期)
10-17
学风动态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07-05
教育部党组印发指导意见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01-04
河南:确定10个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和9个涵养基地
12-06
华中农大:新教师入职第一课 院士开讲“学术诚信”
10-20
论文作者署名排序就应依学术规则
02-25
学术评价
创建“学术章程”引领学术评价革新
04-18
科技期刊新评价体系将撬动什么
03-25
扎实推进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设
03-18
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评审质量
03-17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管理软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
2022-06-09
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2022-06-02
山东大学“四个加强”推进新文科建设
2022-06-02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2022-05-29
5问答详解,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有这些重要举措
2022-05-28
习近平回信勉励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
2022-05-20
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022-05-16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2-05-1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2-05-10
社科动态
南京大学召开新时代文科发展大会
7月4日,南京大学新时代文科发展大会在仙林校区召开。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校协同研究机制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主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校协同研究机制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仪式。仪式由协同研究机制执行委员会联席召集人马怀德主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召集人、协同研究机制执行委员会召集人张文显出席讲话,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雨恒代表高教社进行捐赠并讲话。
新文科建设及人文社科类交叉学科发展研究论坛在四川大学举办
6月25至26日,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四川大学人事处承办的新文科建设及人文社科类交叉学科发展研究论坛顺利召开。此次学术活动是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的四川省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五项活动之一。 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副校长张林教授代表学校向参加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博士后青年人才表示欢迎。
武汉大学“牵手”贵州师范大学 谱写推进部属高校结对帮扶贵州地方高校新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推进部属高校结对帮扶贵州地方高校,6月27日,武汉大学与贵州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深入合作,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学科、平台、人才综合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与商丘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中国人民大学与商丘市人民政府举行合作协议“云签约”仪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出席仪式并讲话,副校长顾涛主持,商丘市委书记李国胜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商丘市委副书记、市长摆向阳出席仪式。 刘伟指出,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与商丘市保持着良好交往,结下了深情厚谊。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
吉林大学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平台工程”实施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三大工程”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平台工程”建设落地,进一步推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实施,落实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总体安排
南开大学数字经济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 专家学者纵论数字经济发展
凝聚了全校特别是经济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力量,是南开大学交叉科学中心建设的又一重要工作成果,学校将全力支持中心建设和发展工作。希望中心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贡献南开力量。
南京大学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续签战略合作协议
6月21日上午,南京大学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在鼓楼校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双方在统战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智库建设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惠建林,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主委、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朱晓进,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出席仪式。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与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刘步健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举办“向《文史哲》看齐”系列活动之文科期刊(集刊)编校工作质量提升座谈会
为进一步发挥《文史哲》期刊典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文科期刊(集刊)编校水平,高质量打造人文社科期刊“山大方阵”,6月17日,人文社科期刊社于在中心校区举办“向《文史哲》学习”系列活动之一:文科期刊(集刊)编校工作质量提升座谈会。会议由人文社科期刊社副社长丁培卫主持,《文史哲
最新
努力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07-07]
最新
广外新增两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07-06]
最新
第七届全球智库峰会举行
[07-06]
会议通知
· 第十届国际分析哲学史学会年会通知
· 第五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族际交往与共同体建设·2022年第三届边疆地区社会工作论坛邀请函
· “2022年第十一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中国•长春)”会议通知(暂定)
· 2022中非教育学院院长论坛通知
· 第十六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年会征文通知
会议动态
南京大学新时代文科发展大会闭幕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京港大学联盟2022年理事会
清华大学主办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
2022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论坛顺利举行
“东亚的现代化与治理”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1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与产教融合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25周年学术研讨会举办
厦门大学主办学术研讨会 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期末全院大会
2022中国城市文化青峰研讨会成功举办
“现代化建设高端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原智库论坛”举行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现状”学术会议在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举行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研究”国际青年学生学者论坛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协办圣保罗论坛专题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三大体系”建设专家研讨会召开
山东大学举办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开题研讨会
2022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共同主办“第九届中俄高级经济论坛”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结题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数字经济、产业转型与共同富裕”国际学术研讨会南开举办
观点
《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范适用关系
在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方面,《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有重叠也有不同,在适用时如何协调两者关系,理论界和实务界颇为关注
以“一体两翼”打造世界一流高校智库
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对于广大高校智库来说,实现《规划》提出的这一目标,关键是借助“一体两翼”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即以高质量研究为一体、以品牌活动和智库外交为两翼,全面提升智库的综合影响力,更好服务国家决策、引领社会舆论、助力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以下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国发院”)的建设实践简要分析。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须解决好学风问题,良好学风的前提是学术诚信,学术诚信是学术评价的基础。实事求是地做好学术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建设与完善,才能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首先,学术评价主客体之间信息脱离。学术评价的本质是评判文章水平和质量。学术评价主体评价客体的言行和成果信息,并通过辩证思维透过现象评价客体。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以实际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南大”
接续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南大”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经子关系”义涵及其哲学意蕴
与子学的交往,以及具有哲学意味的经子关系,可以审察传统学术的内在发展理路及其所蕴含的现代性价值与意义。 经子关系命题着重探讨的是经子之间的交往行动、交往形式和交往结构。通观六经与诸子及经学与子学在语言、概念、精神等层面的互渗和融通,推论经子之间的同质性或相异之处,可以借此反思那种排他性的道统观及相对开放的学统论。
傅山经子关系思想斠评
在明末清初的诸思想家当中,傅山个性极为鲜明,他特别提倡学者要自作主宰,对于历史、世事要有独到的审视眼光。在《看古人行事》一文中,傅山非常豪迈地说道:“一双空灵眼睛,不唯不许今人瞒过,并不许古人瞒过。看古人行事……千变万状,不胜辨别,但使我之心不受私弊,光明洞达,随时随事,触著便了,原不待讨论而得。” 在经子关系论的问题上,傅山则持有一种“子先于经”“经子一源”“经子平等”的激进思想。
新文科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校“新文科”建设应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之问,创造性坚持思政引领,从而丰富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 “思政”一词,据其字形分析,可阐释为“田”“心”“正”“文”四个部分。
以人民为中心:科技伦理治理的价值追求
伴随着社会、政治、制度和伦理等多重风险,既有的道德批判不足以回应和化解,只有以制度化方式将德治、法治和技治手段充分融入智能治理中,才能实质性地发挥科技伦理在智能领域的治理成效。 2、伦理原则: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科技向善 主持人:在《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中,将“伦理先行”作为治理要求的第一条,那么,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何以“伦理先行”? 谭泰成:伦理先行需要确定相关原则及规范。
中国传统耕读教育浅谈
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他指出“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曾国藩强调:“吾家子侄半耕半读……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这表明当时“耕读传家”不仅把农耕劳作纳入教育的范畴,而且把生活起居和日常礼仪等也纳入教育的内容。
消费行为下的家国情怀
改变城市民众的消费取向,使之热衷于选购国货,形成长久的消费潮流,让消费带动生产,为中国民族工商业提供成长的契机,进而跻身国际市场,实现国强民富,这是当时各界需要共同攻克的难题,亦是家国情怀的彰显。 改变市民消费行为的多元举措 国货运动关涉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领域,备受民国政客、工商团体、新闻媒体与知识分子等关注。
新辑诗话的类型与原则
各种类型的新辑诗话都古来有之,有例可循,并非今人的杜撰,但如何避免沦为资料杂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话,这就需要考虑编辑原则的问题。 新辑诗话的原则 陈庆元《新辑诗话摭议》(2015)一文,批评吴文治主编的两种诗话全编在作者小传撰写、内容采摭、文献来源和纂辑眼光等方面存在不足。
出土文献与《诗经》早期书写
随着出土材料的增多,早期中国经典书写日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诗经》尤为学者所关注,其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出土《诗经》材料多;二是出土《诗经》显示出文本形态的多样性,尤其是异文丰富;三是《诗》基于讽诵所呈现出的文体特征。缘此,有学者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文本缺乏稳定性。
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作物驯化与农业的出现。在向文明进化的过程中,作物的驯化具有重要意义。考古工作者在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了水稻遗存,距今约1.2万年;在浙江上山遗址发现了炭化稻米,距今1万年左右。
探索文明起源需要多方发力
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我国古代历史中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发现,在揭示本源的过程中,需要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协同发力,形成学术合力,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更好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必须“整合历史研究资源和力量,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做新时代“经师”“人师”的统一者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有幸成为这个伟大时刻的见证者,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建设者。我们一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书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特性与魅力充分彰显。
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开创历史伟业
要求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也是指导无产阶级组织政党、开展革命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集中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属性。
扎根中国大地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经济发展新空间。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党中央强调要建设数字经济,迎接数字时代。当前,为了实现我国从数字大国向数字强国转型升级,我们应当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
地位的或许是黑格尔。他的《美学》第二卷,开场标题就是“(艺术)象征作为符号”,所谓“象征性”就是特殊的符号品质。这也是当今艺术发展提出的最迫切问题:艺术有什么意义?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繁荣,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艺术在两个似乎相反的方向上突飞猛进地发展。艺术家的创新越来越引人注目,大量新的艺术样式出现。这种“创新狂热”引发实验艺术的阵阵潮流,各种新的艺术样式的更新速度,经常突破已有的艺术藩篱。
理论
社会
经济
政治
人文
历史
哲学
法学
管理
教育
在线期刊
蒙古学集刊
2021年第2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
会计与财务
2021年第2期
[当代会计评论]
[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
[会计与财务]
[评价与管理]
[公司治理]
[公共行政评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评论]
[大珠三角论坛]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坛]
[西部经济学评论]
[农业经济与政策]
[跨国公司研究]
[国有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
[金融学术动态]
[WTO与中国]
[世界经济评论]
[东部经济评论]
[价值与文化研究]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逻辑与认知]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英语教育]
[汉语史期刊]
[中国文学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学刊]
[文艺学新世纪]
[文艺美学研究]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华侨华人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民商法研究]
[武汉大学国际法杂志]
[环境法]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论文在线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工作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
2022-07-04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看《追风筝的人》
2022-06-30
对外汉语语法微课教学设计研究与提升路径探索
2022-06-30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创新与坚守
2022-06-3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责任担当重要论述的四重内涵
2022-06-30
常用查询
查询全国高校学校代码
查询学科代码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