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语言学百科词典》中,存在用группа和ветвь指称同一组语言的情况。当这两个词指同一组语言时,它们的翻译不仅要考虑它们是用作语言学术语义项,还是普通名词义项,还要考虑这组语言实际所属的语言谱系层级、不同学者的观点、现有译法等。[详细]
俄罗斯功能交际语法理论是俄罗斯功能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世界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观点是功能交际语法的理论支撑。从功能交际语法的宏观理论框架到其微观层面的具体分析,认知语言学的影响无处不在,其理论观点渗透于功能交际语法的各个层面。[详细]
本文以中国CNKI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借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可视化技术,对1998—2023年间国内俄语语言文化学领域的文献进行了作者群体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归纳和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前沿,并总结了我国俄语语言文化学研究存在的具体不足之处。[详细]
本文以术语学的研究对象物、对象为起点,概述了俄罗斯术语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并梳理各个阶段俄罗斯术语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依据术语学发展主要阶段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本文着重剖析其历史根源、发展阶段和形成特点,并揭示了核心概念“术语”的演变过程。[详细]
壮士歌是古代俄罗斯文学的重要体裁,俄罗斯关于壮士歌的民间文艺学经历了由碎片化研究到完整理论阐释的漫长发展过程。到了19世纪中后期,神话学派、历史-文化学派、历史学派以及外借理论的代表人物对壮士歌的历史主义问题展开专门研究,发展出了独特的俄罗斯民间文艺学。[详细]
雷特海乌是俄罗斯少数民族楚科奇族知名作家,他的所有创作都以楚科奇民族生活为背景,始终观照着母族的传统文化、生存境遇与精神世界。1977年创作的小说《鲸群离去》围绕着民族起源的传说展开叙事,将民族文化的缩影嵌入叙事结构之中,其中关于族源神话、萨满文化、民族节日与仪式的书写散发着极地民族特有的文化气息。[详细]
梳理海外汉学成果对于国内汉学研究者来说十分重要,是掌握汉学发展历史与动态并选择研究对象必不可少的参考。本文在检索并统计2000—2009年俄罗斯网站eLIBRARY汉学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本世纪初期俄罗斯汉学包括研究领域、学者、产出平台等方面的发展概貌,认为21世纪前十年的俄罗斯汉学具有回顾与总结的作用,并展示出研究领域全面性和宏观与微观平衡性的发展前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