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首
页
管
理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社科统计
资
讯
社科要闻
管理动态
社科动态
国际交流
成果平台
学科建设
社科人物
会议资讯
观
点
理论
哲学
教育
法学
政治
历史
经济
人文
管理
社会
常用速查
在线期刊
论文在线
教育部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
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孙春兰出席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教育部召开2023年代表委员座谈会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华章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教育力量
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教育优先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教育,推进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
加强科研管理顶层设计 激活创新动能
培根铸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厚积薄发培养基础学科人才
让学科交叉成为创新“策源地”
努力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
完善选育机制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构建数字社会的灿烂篇章
教育,创造人才红利的澎湃动力
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教育,实现国富民强的磅礴力量
代表委员热议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践行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使命担当
凝聚合力统筹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代表委员热议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2023-02-2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征集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的通知
2023-02-14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年2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3-02-0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2023-01-05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02-2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征集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的通知
02-14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五批经费的通知
02-1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年2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2-0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的通知
01-06
其他管理机构文件及通知
关于公布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2-05
第十三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年会通知
11-09
关于公布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09-26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征集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的通知
02-14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年2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2-0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的通知
01-0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11-08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04-12
相关下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05-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评审书
05-0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情况表
07-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6-20
历年资料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的通知
05-0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02-2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01-0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0-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9-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6-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八批经费的通知
12-29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12-27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七批经费的通知
12-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11-22
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2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政策解读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05-23
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03-09
应允许科研院所提留稳定性科研经费
03-09
高校科研“钱袋子”收放之道
03-06
通知公告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9届(2020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07-07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
03-04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材料审核结果的公示
01-23
历次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08-2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
10-26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
10-26
评奖成果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09-09
白重恩: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
09-09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09-09
重要文件和简报
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07-05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评比表彰实施办法
11-0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10-28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10-28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决定
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10-28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5期(总第58期)
10-17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57期)
10-17
学风动态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07-05
教育部党组印发指导意见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01-04
河南:确定10个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和9个涵养基地
12-06
华中农大:新教师入职第一课 院士开讲“学术诚信”
10-20
论文作者署名排序就应依学术规则
02-25
学术评价
完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释放创新活力
12-22
南大“三板斧”直指科研评价改革
12-19
第六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线上召开
12-12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11-24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教育部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
03-2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
02-2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08-2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
06-1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实施办法
06-13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办法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01-11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09-18
管理软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7)发布
03-0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7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7)发布
12-1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2)发布
05-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3版补丁包)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1)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发布
03-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2版补丁包)发布
03-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
2023-02-27
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2023-02-14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3-02-08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2023-01-03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华章
2023-01-03
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
2022-12-20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2-12-14
培育大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022-11-25
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2-11-23
社科动态
全球文明倡议中的人大力量!
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人才培养座谈会顺利召开
中大新闻网广州3月11日电(通讯员卢思颖)3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人才培养座谈会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第一会议室顺利召开。中山大学副校长、博雅学院院长、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谢湜教授出席并致辞。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李泊桥、博雅学院副院长王承教、党总支副书记曾佳妮,以及元培学院调研组成员、博雅学院全体教工参加了会议。
最新
青年助力史学跨学科研究新发展
[03-21]
最新
第六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将在京举行
[03-21]
最新
全球文明倡议中的人大力量!
[03-20]
会议通知
· 第五届(2022)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学术年会征稿通知
· 第二届清廉学校建设论坛征文启事
· 第二期马克思主义人物研究工作坊征文通知
· 第十届国际分析哲学史学会年会通知
· 第五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族际交往与共同体建设·2022年第三届边疆地区社会工作论坛邀请函
会议动态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合作共识”发布!延河联盟成立四周年纪念活动举办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举办首届杨晦学术奖颁奖典礼暨论文研讨会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首场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北京大学首届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学术论坛举行
第五届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高峰论坛在桂林举行
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23年主席单位院长工作会议举行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治理视野下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研究》开题会举行
南开大学师生纪念杰出校友周恩来总理诞辰125周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高端论坛在人大举办
“马工程”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修订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编委座谈会”在北大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专题学习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研讨会在津举行
新中国教育投入史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承办蓝厅论坛:外交部长秦刚发表主旨演讲,《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发布!
清华大学共同主办2023中意青年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
“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特展研讨会在东京举行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举办第二届舆论安全学术研讨会召开
第27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举办 聚焦未来资本市场成长与高科技企业发展
2023年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开幕
北京大学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2022年高校教学评估与咨询研讨会召开
第四届中国社会治理与发展高层论坛举行
观点
教育财政史研究的探路之作
进行检索,在光绪、宣统时期共出现71次,而且均出自相关奏疏、上谕等。可见,筹措教育经费是晚清一项重要政务。 在已取得累累成果的中国近代教育史领域,学者的视点多集中在废除科举与社会转型、学堂兴建与人才培养、学制建设与教育转型等方面,相对而言,较少关注晚清办学经费问题,相关研究比较滞后。
深入推进分类培养,提高专硕教育质量
的主要形式,在评阅、抽检等环节存在简单套用学硕标准的现象。 深入推进分类培养,切实提高专硕培养质量,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引导专硕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推动财政制度优化和机制创新,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保障机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的开辟,还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无论是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都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作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非洲阿拉伯国家的历史特征与现代思考
年代到70年代中期,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的改革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好景不长,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潮趋于衰落,北非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尝试严重受挫。 总之,《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带领读者去领略远方的世界,具备较为鲜明的思想冲击力,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与优越性。我们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以新型城镇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新型城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建构中国自主的发展经济学知识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样的形势和任务,给我国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助力国家的现代化和强国建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是要在二者的互动中,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历史与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典范和提供全新选择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及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这些都为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与“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国内大循环覆盖面
2020年,基于国内发展形势和国际发展趋势,中共中央作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为我国全面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明确了战略路径和方向。
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社会稳定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至关重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尤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的体制机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高质量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是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向的关键力量,是人才资源中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对于提升全球竞争力、把握未来发展机遇以及增强国家发展安全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只有长期而稳定地拥有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三维视角下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博弈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理念分歧、制度博弈、规则之争不仅是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呼唤着新的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郎平所著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与博弈》,作为网络空间研究领域新成果,从全球治理、国家安全和大国博弈三个视角出发,探讨了网络空间的主权、秩序、地缘等重大理论问题,较为全面地呈现了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内涵,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涂尔干情感社会学遗产
社会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经典社会学家,而涂尔干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是他的宗教研究,给情感社会学馈赠了一笔丰裕的学术遗产。 社会团结激发情感社会学研究 作为功能主义的奠基人物,涂尔干毕生致力于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何以可能的刨根问底式探究。
高校应为卓越女性搭建事业舞台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卓越的女性领导,女性领导以其变革性领导理念、柔性领导风格、关系型领导力为高校作出了贡献。 联合国长期关注女性领导力,将组织决策层的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视为达成民主治理、女性赋权的重要指标,且将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作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然而,对照这一标准,我国高校还存在严重的女性领导“尖端缺损”现象。
相互融通 推陈出新: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时期的探索和实践凝结了丰富的智慧与经验。具体来看,今天我们研究革命根据地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重要意义?
大学治理文化的价值意蕴与建设路径
治理”,既可以弥补刚性管理制度的局限性,还可以提高成员对组织价值理念的认同感。积极培育与营造大学治理文化,有利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促进大学治理的现代化。 大学治理文化是大学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保障。
钱绢:古代重要的等价交换物
”汪圣铎、马元元《论中国古代的“以绢计赃”现象》(《兰州学刊》2016年第6期)也指出:“三国以后,绢的货币功能加强……以绢代钱支出以及大量赏赐绢、帛也就势所必然”,“北宋时期,国家的两税收入中包括大量绢、帛……绢、帛也成为国库财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整体的“钱绢” 由于绢具有一般等价物和钱币的功能,因此中古汉语中出现了用“钱”为语素,修饰说明“绢”的复合词——“钱绢”。
现代化的中国构架
“鉴戒”一说出自《画赞序》,这是我国第一篇专门论画的文章。按照《隋书·经籍志》和《历代名画记》的记载,这是曹植为汉明帝殿阁画所作系列“画赞”的总序。曹植认为,观画者见“三皇五帝”“高节妙士”“忠节死难”“放臣斥子”“令妃顺后”等,便会油然而生仰戴、悲惋、切齿、忘食、叹息、侧目等情感,由此断言“存乎鉴戒者,图画也”。曹植首次将观画者的情感与绘画的艺术感染力联系起来,这一思想对于中古画论的走向乃至后世绘画创作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鉴戒”说的产生及其渊源 中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思想大变动时期。随着大一统王朝的瓦解,儒学衰微,玄学兴盛,佛教流行,儒、释、道“三家并立”的局面初步形成。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文艺创作的繁荣、理论批评的自觉,成就了中华文艺思想史上一个高度繁荣的时期。在绘画方面,人物画空前兴盛,山水画异军突起,出现了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画坛巨擘,产生了“鉴戒”(曹植《画赞序》)、“畅神”(宗炳《画山水序》)、“六法”(谢赫《古画品录》)、“格高思逸”(旧题萧绎《山水松石格》)等代表性观点,成为我国文艺理论自觉时期绘画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也为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数字教育的内涵、发展目标与路径
今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积极推动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凝聚教育变革共识,提振全球合作发展信心,共创美好教育未来。那么,什么是数字教育的内涵,其发展目标与路径是什么?笔者就这三方面谈谈对数字教育的理解。
理论
社会
经济
政治
人文
历史
哲学
法学
管理
教育
在线期刊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4期
会计与财务
2022年第2期
会计与财务
2022年第1期
大珠三角论坛
2022年第1期
[当代会计评论]
[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
[会计与财务]
[评价与管理]
[公司治理]
[公共行政评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评论]
[大珠三角论坛]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坛]
[西部经济学评论]
[农业经济与政策]
[跨国公司研究]
[国有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
[金融学术动态]
[WTO与中国]
[世界经济评论]
[东部经济评论]
[价值与文化研究]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逻辑与认知]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英语教育]
[汉语史期刊]
[中国文学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学刊]
[文艺学新世纪]
[文艺美学研究]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华侨华人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民商法研究]
[武汉大学国际法杂志]
[环境法]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论文在线
《诗经》“兴”的阐释
2023-03-20
异化劳动理论的哲学反思与当代价值
2023-03-20
OBE教育理念及其应用杂谈——课程《OBE理念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对话》学习启发
2023-03-20
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3-03-20
伊斯兰猪肉禁忌研究
2023-03-20
常用查询
查询全国高校学校代码
查询学科代码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