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首
页
管
理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社科统计
资
讯
社科要闻
管理动态
社科动态
国际交流
成果平台
学科建设
社科人物
会议资讯
观
点
理论
哲学
教育
法学
政治
历史
经济
人文
管理
社会
常用速查
在线期刊
论文在线
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 奋力建设教育强国
习近平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研讨会召开
教育部:高站位谋划 高标准推进
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教育部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
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孙春兰出席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中华文明将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谱写新的时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内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构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新格局
专业优化频率加快 高校如何自我调整
以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牢牢把握科技范式变革为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
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首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创新高地成立仪式 构筑人大科研平台新格局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3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2023-05-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3-05-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3-03-29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3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05-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5-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3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5-1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年4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2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3-29
其他管理机构文件及通知
关于公布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2-05
第十三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年会通知
11-09
关于公布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09-26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3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05-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3-24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3-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征集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的通知
02-14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04-12
相关下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05-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评审书
05-0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情况表
07-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6-20
历年资料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的通知
05-0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02-2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01-0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0-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9-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6-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八批经费的通知
12-29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12-27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七批经费的通知
12-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1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11-22
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2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政策解读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05-23
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03-09
应允许科研院所提留稳定性科研经费
03-09
高校科研“钱袋子”收放之道
03-06
通知公告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9届(2020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07-07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
03-04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材料审核结果的公示
01-23
历次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08-2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
10-26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
10-26
评奖成果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09-09
白重恩: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
09-09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09-09
重要文件和简报
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07-05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评比表彰实施办法
11-0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10-28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10-28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决定
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10-28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5期(总第58期)
10-17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57期)
10-17
学风动态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07-05
教育部党组印发指导意见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01-04
河南:确定10个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和9个涵养基地
12-06
华中农大:新教师入职第一课 院士开讲“学术诚信”
10-20
论文作者署名排序就应依学术规则
02-25
学术评价
完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释放创新活力
12-22
南大“三板斧”直指科研评价改革
12-19
第六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线上召开
12-12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11-24
管理规章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教育部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
03-2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
02-2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08-2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
06-1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实施办法
06-13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办法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01-11
管理软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7)发布
03-0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7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7)发布
12-1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2)发布
05-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3版补丁包)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1)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发布
03-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2版补丁包)发布
03-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2023-06-05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2023-04-06
韩正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代表座谈
2023-03-29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
2023-02-27
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2023-02-14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3-02-08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2023-01-03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华章
2023-01-03
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
2022-12-20
社科动态
武汉大学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 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6月5日,武汉大学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黄泰岩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代表、相关领域专家代表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相关学院(科研机构)负责人,青年教师、相关专业学生代表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主持会议。
清华大学成立秀钟书院
钟灵毓秀,水木隽永。6月5日下午,清华大学秀钟书院成立仪式暨书院院长聘任仪式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校长王希勤、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副校长彭刚等出席仪式。学校相关院系、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仪式。仪式由彭刚主持。
全国史学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调指出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最强音。
新华通讯社与武汉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新华通讯社与武汉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傅华与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举行会谈。双方就高校融媒建设、高等人才培养、思政内容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建设等意向达成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成立新时代国际传播研究院
5月3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共建的“新时代国际传播研究院”正式成立。
吉林大学召开本科专业调整优化专题研讨会
5月30日下午,吉林大学召开本科专业调整优化专题研讨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探究本科专业调整优化解决路径,进一步明确高质量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式的思路举措。主题教育中央第55 指导组有关同志
第三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以“提振新闻发布效能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孙业礼,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央宣传部对外新闻局局长陈文俊主持开幕式。
清华大学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
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开发指导司司长、一级巡视员聂新鹏、副司长詹玲,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部长黄大伟,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晁桂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陈国义,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乡村建设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理事长过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乡村建设研究院管委会委员、院长张悦,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地方政府代表、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主持会议。
推进学理化研究阐释,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复旦大学主题教育“学思用”理论座谈会召开
推进学理化研究阐释,构建自主知识体系。5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用”理论座谈会。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联合举办。
中国高校教师发展论坛暨首届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教师发展体系,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携手兄弟高校团结奋斗,举办中国高校教师发展论坛暨首届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研讨会。
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调研推进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调研推进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副校长王博等全国32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的负责同志及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人参会。
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
最新
武汉大学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 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06-06]
最新
清华大学成立秀钟书院
[06-06]
最新
山东大学考古队在法国西南部洞穴遗址发现古人类化石
[06-05]
会议通知
· 关于召开2023年度全国财经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会议暨新时代财经高校科研评价与经费管理研讨会的通知
· 2023年全国财经高校科研管理专题会议 征文启事
· 2023年第十二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 征文启事
· 第五届(2022)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学术年会征稿通知
· 第二届清廉学校建设论坛征文启事
· 第二期马克思主义人物研究工作坊征文通知
会议动态
"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24届年会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形象塑造”研讨会
“国企改革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举办社会科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研讨会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座谈会在南京大学举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专题研讨会举行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办“治理创新: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南京大学第三届终身教育高峰论坛举行
“未来人才培养与中国式书院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亚洲大学联盟2023年年会在哈萨克斯坦举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国际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暨北京大学第二届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学术论坛举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第六届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
第五届泰山高层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智慧”理论研讨会举行
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面向未来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举行
第八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第三次会议暨第四届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2023)召开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院校联盟”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第15届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南开举办
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峰论坛(2023)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结项评审会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讨会成功举办
第四届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
“全球格局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论坛在北大举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面向未来的全球广告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2023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论坛在南京举办
观点
科技伦理建构的新路径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这迫使人们放弃技术价值中立论和盲目的技术乐观主义,进而正视科技伦理实践提出的巨大挑战。只有认清科技时代人们所担负的巨大责任,才能洞悉已有伦理向度在科技时代的种种延伸,正视传统与现实的冲突,实现科技共同体内、科技时代社会中以及人与自然间各种关系的合理定位,寻求到一条科技伦理建构的新路径。
加快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
人口的变化是一个国家基本国情的变化。人口变化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对人口变化进行前瞻性研判,并把人口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统筹谋划,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形成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加快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完善支持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
的问题是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应“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这为财政政策有效支持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 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和就业质量。
努力作出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加强经济学与法学的交流互动
既用经济学理论检验法学研究可能产生的局限,也用法学理论检验经济研究得出的结论、思考经济分析可能忽视的问题。这样的双向交叉检验和交流互动,既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法律经济学者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为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既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注重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又要吸收国外法律经济学理论的优秀成果、借鉴各国经济与法治建设中的有益经验。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观察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从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加强提炼总结,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是构建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新的文化使命 ——从“第二个结合”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中把握文化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以奋斗扬志气,书写复兴伟业的新篇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多措并举,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的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战略主题。作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却长期存在办学实力总体偏弱、治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与公办高校相比,其面临的发展任务无疑更加艰巨、更加紧迫。推动民办高校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道路,已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亟待破解的一个新课题。
北京大学网络语言文明论坛举行
2023年5月31日,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网络语言文明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举行。
传承中华文明,推进全本《儒藏》编纂与研究
了“盛世修典”的中国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与20年前工程刚开始时相比,全本《儒藏》的编纂具有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学术积累、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论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已经成为时代精神和社会共识,为《儒藏》下一步编纂工作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资本逻辑与灾难资本主义
灾难,如核泄漏、流行病、生化危机等掺杂人类因素的自然灾难。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灾难的形式及其应对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灾难的应对方式,一方面是检验社会关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另一方面也能影响社会关系,成为权力控制社会的手段。 灾难资本主义主要表现在对纯自然灾难的利用,以及对社会灾难、复合性灾难的利用与制造,即资本逻辑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物理空间的双重突破。
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内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拥有科学理论思维,就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核心能力;拥有胸怀天下的情怀,就拥有了服务人类、造福世界的广阔天地。
现代化理论创新的中国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创新性建构与系统性阐释,意味着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和世界现代化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为人类文明宝库贡献了璀璨的智慧结晶。
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持续提高——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教育部门通过哪些有力举措,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方面取得实效?对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有条件如何?对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接受记者采访。 问:高校分类发展是社会、教育、人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在高校分类管理体系建设上做了哪些探索?
傅璇琮古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性思维
对于个人的研究有整体规划;作为古代文学界的领路人,他对于古代文学研究也有整体性思考。 一、古代文学研究的结构范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古代文学研究的范围曾有很大的争论,有一种十分强势的意见认为,古代文献整理不属于古代文学研究的范畴,也有学者把文献整理称为“前研究”。这种把古代文献整理排除在研究之外的倾向,给古代文学研究带来极大的冲击。
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是准确把握历史规律和推动历史发展的理论思维与科学方法。遵循“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的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洞察长周期、大空间和整体性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宏阔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历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内蕴深刻的哲学意蕴。
用口述史助力工业遗产保护传承
以来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历史,参与“一五”计划、三线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等重要工业化历程的亲历者与当事人还都健在。我们要充分发挥口述史的作用,助力提升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更好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 有助于更好挖掘与阐释丰富精神内涵。
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坚定的历史自信。 从中华文明发展史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
社会
经济
政治
人文
历史
哲学
法学
管理
教育
在线期刊
道德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
西夏学
第二十辑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4期
会计与财务
2022年第2期
[当代会计评论]
[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
[会计与财务]
[评价与管理]
[公司治理]
[公共行政评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评论]
[大珠三角论坛]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坛]
[西部经济学评论]
[农业经济与政策]
[跨国公司研究]
[国有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
[金融学术动态]
[WTO与中国]
[世界经济评论]
[东部经济评论]
[价值与文化研究]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逻辑与认知]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英语教育]
[汉语史期刊]
[中国文学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学刊]
[文艺学新世纪]
[文艺美学研究]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华侨华人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民商法研究]
[武汉大学国际法杂志]
[环境法]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论文在线
新型回收技术驱动下政府、回收企业、环保组织演化博弈分析——以电池回收行业为例
2023-06-06
从《穆斯林的葬礼》探析伊斯兰教丧葬习俗
2023-06-06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2023-06-06
《雨中的猫》和《莳萝泡菜》中女性主义的比较研究
2023-06-06
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再估算:2008-2017年
2023-06-06
常用查询
查询全国高校学校代码
查询学科代码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