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1993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到2003年完成新一轮改革。2003年的改革具备系统性的规划蓝图。央行当时对国有银行改革路径有一个全面的研究,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骤、过渡期间经营业绩、外部风险防范等形成了一整套政策安排。我们当时预期,改革释放...[详细]
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理论综述是研究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信息经济学以及法律、文化、社会习俗和新制度金融发展理论等角度讨论了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详细]
本文从研究货币的本质开始,认为货币是以某种信用为担保的契约关系的载体,金融危机管理的目的是维护货币契约关系的稳定,但是在不同阶段契约关系稳定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我国金融危机管理的三阶段动态框架。[详细]
近年来,流动性不足和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资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替出现的现象,在二者交替出现形成的资产价格波动已经对资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对比研究了日本和美国的案例,并对资产价格波动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由此...[详细]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经济一直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银行并购作为银行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式,它也常常被指责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一个根源。然而,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常常鼓励甚至强迫银行进行并购重组。本文开创性的提出银行危机并购这一概念,主要从实证的角...[详细]
本文根据核心通货膨胀的本质定义,以我国CPI中各分类指数波动幅度大小为依据,实证估计了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认为月度核心通胀率能更好地反映通货膨胀变动趋势,并指出以核心通货膨胀对传统的CPI指标进行修正的政策含义。[详细]
房地产泡沫破灭对金融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抵押物法律风险及系统性风险等。本文通过对金融风险关注的重点--房地产经济周期的阶段及其表现进行探讨,提出金融支持和房地产波动之间的关系,并对今后国家如何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和产...[详细]
综合经营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近十年来,综合经营在国内呼声日高,业界和学界对时机是否成熟的判断趋于肯定,各大金融机构都积极努力去获得牌照和综合经营平台。基于此,本文经过对国内外大型银行中介发展综合经营历程的微观研究,深入分析了推动混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