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诚信伦理主要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诚信伦理已不仅是个人道德的评价尺度,而且是含有经济内容的利益要求和法律要求,从而与高度发达的现代经济生活的本质相联系,成为维护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效的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有效的...[详细]
从“德”的词源演变历史来看,道德有两个核心要素:直,得。“直”是行为者的真情实感、真心实意;“得”是行为者在精神和物质上有所得。中国儒家特别重视道德中的“直”、“得”两要素。论文认为,道德教育因此应该是内外互化,人己互惠的过程。内外互化...[详细]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详细]
危机提供社会反思的契机。建立应急机制,强化行政效能,提高国民素质,加强环保意识,改善生存条件,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与自然相处应当为社会广泛关注。制度化教育中切实加强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关注生命健康教育。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培...[详细]
开展青少年学生维权工作,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维权的重点是维护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权,要构建良好的家庭、学校、社区环境,切实维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详细]
现代道德哲学的困境突出地表现为“道”与“言”的冲突。一旦对“道”的默观与践履沦落为对“言”的关注与表白,道德生活就会陷于彻底的虚浮化。现代道德教育由是必须加强“道德的知识”的理解而不是在“关于道德的知识”上喋喋不休。多元精巧的现代道德哲...[详细]
教师是可以促进学生品格发展的,但促进品格的发展并不是用严厉的打击来欺骗学生,而是鼓励他们和给他们指出正确的方向。真正的品格教育就是一个逐渐的灵魂转向过程。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人的灵魂??人的理性、精神和欲望??达到理智的和谐。这个灵魂转向的...[详细]
法治教育是当代美国中小学校中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法律及与之有关的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使之成为积极的公民。本文分析了法治教育兴起的背景,并对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作了介绍。[详细]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具有强烈的道德使命感。但孔子是有传统可以“损益” 的;而苏格拉底则没有象孔子那样面对强大的传统,他依靠了人的思维。这样,尽管两个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道德上,而且也都毕生从事这道德教育,然而,两个人的道德教育观确实不同的。[详细]
传统榜样教育的逻辑是从外而内的,是教师中心的;我们需要从内而外的新的榜样教育方法。逻辑的改变实际上是个体主体性的凸现。这种逻辑的改变建立在心理学有关榜样学习和榜样激励的研究基础之上。从个体内在寻求和外在榜样性质之间的匹配来实施榜样教育,...[详细]
“学校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圆桌会议邀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英国《道德教育杂志》主编莫尼卡?J?泰勒、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朗西斯?斯贡梅克尔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赖特?鲍伊德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中...[详细]
金生?教授新任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