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态逻辑模型检测是自动验证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模型检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研究的结合, 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具体地,就是扩充或者修改模型检测的时态逻辑,使之能够刻画多agents系统的特征。 交互时态逻辑(Alternating Time Temporal Logic),...[详细]
本文讨论了带模糊量词的性质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详细论述了带模糊量词的性质命题的变形推理 及三段论推理,给出了模糊量词推理有效的规则,并证明了规则是可靠性且所有有效的三段论形式都是符 合修改规则的。 [详细]
本文构造了带相对等词的命题逻辑PLRI,给出了其代数语义,证明了PLRI 相对该语义是强可靠和强完全的,并应用PLRI 解决了分析悖论,从而弥补了现有的超内涵逻辑在内涵同一刻画上的薄弱和不足。最后,本文还指出了关于PLRI 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详细]
首先,我们构造相对于条件的命题同一性逻辑PIRC,给出一些证明论结果;其次引入有序领域语义,给出描述PIRC 的特征公理和特征规则的框架条件,证明PIRC 相对这些框架条件是框架可靠的;最后,我们证明PIRC 相对这些框架条件也是完全的。[详细]
我们建立若干逻辑分别刻画下列概念:做了一个活动、若干主体做了若干活动形成合力改变一 个状态、知道一个主体、知道一个性质与知道一个关系。[详细]
以从先验理性向情境理性的转变为背景,本文阐明了现代逻辑论证理论的普遍主义预设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非形式逻辑的若干尝试代表着逻辑学如何从普遍与情境的结合、摹写与规范的统一中 去研究论证的努力。[详细]
引入信息概念来探讨认识过程就可发现,所谓存在,既包括物质的存在,也包括信息的存在。在感知过程中,客观事物留在人的感性形象里的信息就是该事物存在形式的差异,信息的本质是差异。人的精神世界包括逻辑学中的存在都是信息的存在。 [详细]
摹状词理论与历史因果理论是专名意义问题上的两种对立的理论。从表面上看,这两种理论在专名有无涵义的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借助于可能世界的观念,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统一的。因此,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察专名的意义,就...[详细]
2005 年12 月17 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中心做的报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