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荒野”自然观实质就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抽象”自然观:两 者的“自然”都是见物不见人的自在自然,都具有先在性、系统性、自组织性、客观性(科学性) 等特征。无论是梭罗 的“瓦尔登湖”、迈克基本的“终结”了的自然...[详细]
不同时代的自然科学存在对自然界不同的解释模式,它们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解释模式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的交汇点。[详细]
生态理性是道德理性的进一步扩充,是一种人类从生态伦理学意义上选择行为模式的理性。文章试 图通过对生态理性的分析与研究,以显示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重大转向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进步、 文明。生态理性的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 1 、“大自然...[详细]
工具理性的膨胀与价值理性的缺失、科技理论与科技客体的不完全对称和环境伦理对科技发展的相 对滞后,最终使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导致自然的“祛魅”。而要使自然“返魅”,必须要求当代科技在环境伦理的范式 下发展即加快实施科技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详细]
文章探讨了13 ?17 世纪的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为13 ?15 世纪由于基督教与亚里士多德的融合而 产生的对自然的特殊认知系统和经院哲学的理性唯知主义,为这段时期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这段时期, 尽管双方也存在冲突,但以融合为主。16 ?17 世纪,随着机...[详细]
复杂性科学、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的兴起和发展,使“突现”成为当代复杂性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 前沿和热点。英国突现主义学派曾在哲学层面上,勾画了一个关于突现理念与问题的全景。而现代各种突现论则 从不同进路,对突现的特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述和刻画...[详细]
当代脑科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哲学基本问题的走向和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当代脑科学对于哲学基本 问题具有重要的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必须奠定在现代自然科学这一坚 实的基础之上,脑科学的发展将最终揭示大脑的工作原理,精...[详细]
人类的哲学思考在20 世纪末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再把自然界仅仅看作是一个简单和谐的统一体, 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复杂多变的演化系统。文章从简单性原则的局限性出发,论述了复杂性的客观存在及其产生的 非线性机制。这一非线性思维方法对于改变传统的简单化...[详细]
文章的着眼点是女性主义理论自身的演进,重点考察的是女性主义经验主义以及立场理论。女性主 义经验主义在取得了诸多积极成果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一些缺陷,立场理论则在此基础上作了批判性的发展, 特别是哈丁提出的“强客观性”为规避相对主义提供了一种...[详细]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技术的认识经历了由漠视到正视,最后进行哲学反思的艰难过程。技 术哲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兴起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目前至少有两种路径转向值得关注,即:从技术目的论的研究 转向对技术认识论的研究;从技术批判主义转向采用历史追溯...[详细]
在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很少使用“技术”字样,大多使用的是“技艺”一词,其内涵十分广泛,所表达的 中心意思是一种技能、技巧和方法。他认为这种技艺是人后天习得的,是最低层次的理性知识,并带有明显的实用 性。他还从他的“四因说”角度论证了现实技术是由...[详细]
广义技术价值论是指以广义技术为研究对象的价值论。广义技术价值论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各类技 术统一到广义技术概念下有坚实的日常语言基础,在现实的表现形态有着许多根本的共同之处,以及在价值论意 义上有着共同的后果。虽然已有一些站在广义技术立场的理...[详细]
当代实践的技术化趋势体现在实践各类型、各要素和实践进程的各个方面。实践技术化趋势具有双 重效应,在产生前所未有的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引起了日益严重的消极效应。实践技术化的负效应在根本上是人 们片面的文化理念和不合理的实践方式的结果,检讨掩藏在...[详细]
爱因斯坦不仅在思想观念上主张科学宽容,而且在行动上倡导和实践科学宽容精神。他主张宽容即 互相了解、互相谅解,尊重不同的观点和差异;给人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宽容不仅是善待别人,还应该善待自我。 宽容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自由是科学进步的前提,宽容...[详细]
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技术本质的现象学分析,涉及西方近代人成为主体与世界成为图象两大进程、 对物的均一化的单向度数学筹划、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等各个层面。从这几个方面对照中国传统思想来审视李约 瑟问题,不仅可以发现问题本身提法的缺陷,而且还能从更...[详细]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是技术活动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技术发明创造和积累知识,技术创新把这些 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现有的技术史研究只注重技术发明史而忽视技术创新史的研究,因而是片面的。只 有技术创新史的研究,才能说明技术发明得以流传的深层次...[详细]
冯?诺依曼和亚伯拉罕?鲁滨逊都是20 世纪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哲学家,通过对二者思想的比较,试 图找到他们在逻辑、历史以及美学因素方面的一些共性。[详细]
文章简要地考察了悖论的起源、内涵和演变,进而阐述悖论对于辩证思维和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详细]
循规是指在科学认识活动中,依照既定的思维模式与理论传统以解决科学问题的思维方式;越轨是 指突破既定的思维模式或超越既定的理论传统的解决科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循规与越轨范畴共同构成了科学创 新思维的两极。它们之间的流动和转化是科学发展中进化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