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是一个人的民族语言,是祖先的语言。母语教育是全球化语境中的重要命题,是民族国家强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之必须,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强我国的母语教育。俄罗斯的母语教育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体系,对俄国早期母语教育以及布斯拉耶夫的母语教育思想进行引介,无疑会对我国的母语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促进我国的汉语教育走向更高层次。[详细]
俄源词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轨迹深刻映射出中俄语言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与当代特征。本文以语言接触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外来词借用等级理论为切入点,选取《外来语词典》(1936,胡行之)、《汉语外来语词典》(1990,岑麒祥)和《新华外来语词典》(2019,史有为)三部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词典为研究样本,从语用借用等级与语义借用等级两个维度,系统描写汉语中俄源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借用特征。[详细]
本文认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的现象。作者指出了翻译本质的五个维度:语言结构、文化、符号、意义(认知)和语用交际,并从各维度阐述翻译与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普通言语活动的差异。翻译研究应当综合考虑翻译本质的各维度。翻译的各个因素既相互关联,又互相对立,语言结构和文化因素差异是翻译差异的根源,而意义和语用交际因素则是实现翻译同一性的基础。[详细]
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实践功能在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探究通用单语语料库、平行语料库与可比语料库的多维特征,以及三者功能互补,共同构成译者的综合资源库,阐释这三类语料库在翻译实践中的功能价值。[详细]
术语工作标准化是涉及多个维度或者组成要素的活动。本文研究术语工作标准化的类型问题。研究方法是从多维视角看术语工作的构成要素,采用术语学文献中的二分法分析术语工作的类别与构成要素特征。结果发现二分法的要素特征能够有助于给术语工作分类并就术语工作涉及的工作对象、缘由、工作者、产品与方法五个方面展开多维度分析,进一步再细分出一些维度。[详细]
本文以高校外国文学课程为例,提出课程模式的融合性改革思路,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手段参与学习活动的模式、知识学习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融合模式、跨学科拓展阅读与情志教育融合模式的创新型教与学的模式,以期构建围绕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习范式,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人文思想底蕴,培育具有跨学科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详细]
完成于1903年的《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被高尔基赞为安德列耶夫最深刻、明朗、严肃的作品,柯罗连科也称其“艺术风格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具有很大的力量”。安德列耶夫以细腻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世纪之交独特的俄国乡村世界: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的东正教信仰,上帝对人们的祈求保持沉默,异己之物窸窣着包围了困顿中的民众,小说主人公的绝望呼告成为一股直击心灵的人类之声。作者通过对话语、叙事、情节等文本要素的选择表达了存在主义的哲思,小说借助现实主义与神秘主义元素的综合使用,不但对宗教的慰藉提出质疑,而且预告了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