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源词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轨迹深刻映射出中俄语言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与当代特征。本文以语言接触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外来词借用等级理论为切入点,选取《外来语词典》(1936,胡行之)、《汉语外来语词典》(1990,岑麒祥)和《新华外来语词典》(2019,史有为)三部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词典为研究样本,从语用借用等级与语义借用等级两个维度,系统描写汉语中俄源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借用特征。通过对收词量、收词领域、汉化方式及跨文化释义差异的量化对比与质性分析,揭示俄源词在政治语境主导、社会文化变迁、语言规范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演变规律。这一研究揭示出俄源词从历史积淀到现代转型的轨迹,可为外来词的规范与词典编纂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