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德育教材将儿童经验排斥在外,“不接童气”。这样的教材既违背道德要求,又不合道德教育的本义。如何接续儿童经验、“不接童气”关乎德育教材存在的“教育合法性”。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用“一个经验”去唤醒儿童经验,用经验的表达去实现儿童经...[详细]
对勘夸美纽斯编写的生活化教材《世界图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方式从“复制”生活的模式走向了对儿童生活的“摹仿”。然而,教材作为静态文本对动态的“儿童生活”进行摹仿时,存在特殊困难。这些困难既缘于儿童生活的无事性、连续性、内在性...[详细]
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颁布后,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发行了适用于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品德与公民》(试行版)教科书,并在各学段均设计了“自我发展”的学习主题,培养学生认知自我、管理自我、追求健康生活以及合理规划人生的...[详细]
国家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制与投入使用倾注了各方人员巨大的心血。身处新时代、使用新教材既对一线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新要求与新挑战,又是增进专业素养的重要契机。新教材使用期待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详细]
现代教育中的儿童立场包括:儿童是人,要承认童年期的独立价值;儿童是儿童,要尊重儿童的独特性;儿童是未来人,是理想社会的实现者。传统文化教育亟需儿童立场,因为它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现代转型的时代要求,是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也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