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 多元文化与道德教育

    • (金生?)·多元文化教育的德育内涵

      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些文化差异是形成民族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成员形成的独特的社会认同、文化归属、宗教信仰、道德认同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多元族群和异质文化也是中国社会的特征。但是,在教育领域里,我们对于多元文化的重要性,以...[详细]

    • (郝永贞)·教会对话: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教育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对话的时代,多元文化教育必须承担起教会学生对话的重任,培养跨文化对话型人才。这既是全球化时代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期待,也是全球化时代学生的基本诉求,同时也是多元文化教师面临的一种根本挑战。[详细]

  • 公民与道德教育

    • (班 华)·谈公民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基本的人格品德。本文试图阐述当前倡导诚信、培育诚信品质的意义,中小学校对培育学生诚信品质的要求并就有效地促进学生诚信品质养成提出建议。[详细]

  • 德育基本理论

    • (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复兴的根本途径

      如何复兴道德教育,答案就是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是道德教育复兴的根本途径。道德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当然,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不是回归庸俗的生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是有特定内涵和目的的回归。[详细]

    • (张夫伟)·德性教育与选择

      人的选择不能逃避对善的追求,真正有意义的选择是向善的选择,这为德性的存在与实践提供了可能与必要。德性自身具有善的价值,体现了人性的优秀和卓越。德性使人的选择自觉向善,主动为善,而非勉强为之,被动为之。从根本上来说,德性形成的过程就是追求...[详细]

    • (高德胜)·道德的“性别”与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

      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研究表明,道德是有“性别”的,男女两性在道德价值重心、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上都有差别。但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隐性性别歧视客观存在,导致道德教育的性别失衡和性别冲突,限制了道德教育的发展。因此应该从消除性别歧视、重建女性话...[详细]

  • 学校与道德教育

    • (周建平)·教学过程的道德迷惘与反思

      勿庸置疑,就整个教学系统而言,(狭义的)教学过程可谓是“重中之重”,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的方方面面往往最终要落实到、集中到教学过程上来,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学过程的道德状况是教学道德水平的主要反映。因此,在考察了教学制度的道德之...[详细]

    • (薛 亮 )·高校德育生活化与有效组织的思考

      高校是文明的集散地, 大学生理应是文明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而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状况不令人满意,大学德育被许多人认为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负效的。本文对高校德育现状产生的原因作了思考,并提出高校在德育走进学生生活的在基础上强化科学组织的...[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