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1988年、1991年白音长汗遗址发现的小河西文化遗存,房址均为半地穴式。窖穴为椭圆形,直壁,平底。陶器均为夹砂褐陶。以素面为主,纹饰仅见附加堆纹。器形单一,只有筒形罐。手制,泥饼贴塑成型。石器有磨棒、石杵、臼形石器、提斗形石杯。白音...[详细]
交河故城是中亚地区著名的古代城址,交河城的兴起是吐鲁番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结果。交河城的基本布局形成于车师王国时期,是车师王国的都城。高昌国和唐西州时期交河城有了很大发展,更为繁荣。回鹘高昌时期,交河城开始衰落,蒙元时期基本废弃。交河城的...[详细]
东胡是东周时期活跃于燕国东北面的一支胡人。有关东胡的遗存,在考古学上长期未能确认。2002年发现的林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是在赤峰地区继续探寻东胡遗存的一个新线索。这批墓葬不仅从年代和地域上能够满足与东胡相联系的条件,在经济类型和人种特征上...[详细]
北方地区出土的马形牌饰,过去常被定为春秋时期的匈奴遗物。实际上应是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鲜卑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详细]
本文对汉以及其东方地区铜镜的出土情况进行了讨论,其中特别指出日本的铜镜出土情况与中国中原地区完全一致,这已由在日本发现的400多枚铜镜所证实,表明了汉与倭之间存在着不断的交流。在公元2世纪有一个随葬铜镜的中断期,但这个时期恰好是使用破镜和仿...[详细]
南诏政权为确保洱海坝子心脏地带的安全,从统一洱海坝子起就开始在此着手逐步构筑相关的防御设施,经过前后近半个世纪三个阶段的苦心经营,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严密有效的都城防御体系--九重城,确保了洱海坝子特别是南诏都城的安全,使南诏得以在此基础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