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在唐代有着较大的发展,政府愈加重视对村落的管理与控制,专门设置了负责乡村社会实际管理的村正,具体承担诸如农业生产督察、户籍管理、赋役征发和治安保障等行政事务。以村正的设立为主要标志,村落作为乡村行政单位在唐代得到法律的承认。[详细]
唐代在乡村控制方面不同于以前各朝的一个最显著特色是加强了对村的直接管辖。贞观十五年以后,“村”已正式纳入国家的行政体系,官府开始在乡村控制上有了一个新变化。唐代村正的主要职责是督察盗贼。村与里的性质不同,设立行政村主要是为了加强行政管理...[详细]
明清时期,国家盐税总收入的一半来自两淮,两淮盐税的三分之二来自湘鄂赣“淮界”。但是,官盐在湘鄂赣“淮界”的销量,仅占实际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其余均为私盐,包括“邻私”和“淮私”。由于生产成本(工本)、运输成本(运费)、销售成本(主要为国家税收)...[详细]
自明中叶以来, 随着铁器手工业的发展, 佛山镇作为手工业城市开始兴盛起来。 由于水路交通便利,佛山作为国内各省间贸易及对外贸易的中转地,头角日益峥嵘,甚至凌驾于广东省会――广州之上的商业城市。本稿从各个侧面对清代佛山手工业者、商人的组织行会和会...[详细]
本文在大量翔实的资料研究基础上,从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视角,利用档案文献、地方史志以及大众传媒资料,从三个层面深入细致探究卢作孚“北碚模式”与20世纪2、30年代重庆城市社会生活之关系,为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提供一个内陆个案。文章分三部分:第...[详细]
本文从社会普遍意识的角度,审视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关系,指出:“以民为本”既是百家共识,也是大众政治意识。就连大多数君主也承认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这表明民本思想不专属于某一个阶级或阶层,而是全社会的价值共识。[详细]
本文从音乐的起源处,在本体论的高度上,分析了儒家之“乐”与社会秩序生成机制的内在关联,指出乐作为大自然的韵律,是秩序的生成者,是同质性以绝对者的名义对异质性的覆盖;作为一种社会表达模式,是强者对弱者的编程。在本质上,它是对暴力的整容,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