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道法,是由条约或习惯所组成,其目的在于保护那些不参加或不再参加武装冲突的人员,以及出于人道的目的,对武装冲突中的有关方面在作战方法和手段进行限制的国际规则的总称。国际人道法的罪行,已被认为是国际法中的"核心罪行",同时也构成了联合国...[详细]
本文对国家豁免问题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阐述,旗帜鲜明地支持限制豁免主义理论。我们认为限制豁免主义正确处理了领土管辖权与国家豁免权的国际公法关系和国家当事人与私方当事人之间的国际私法关系,具体体现了国际民商事新秩序的发展要...[详细]
文章结合美国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对美国的域外送达制度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文章认为,美国的域外送达制度呈现如下特征:(1)送达不再是法院行使管辖权的充分必要条件;(2)法院官员一般不再执行送达;(3)"放弃送达"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详细]
国际金融法植根于国际经济生活并对其进行灵敏的回应。晚近国际经济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金融全球化。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法迅速发展,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国际金融法一方面受到全球金融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全球金融环境施加影响,其发展...[详细]
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是指跨国公司制定的具有一定自我约束力的企业内部规章,它承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公司总部、所有子公司及该公司的供货商、承包商等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劳动标准和环境标准。对于不遵守该行为守则的供货商与承包商,跨国公司将以取消与...[详细]
本文详细介绍了1991年葡萄牙诉澳大利亚之"东帝汶案",包括案情的简介、双方的辩述和国际法院的判决。通过此,作者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诉讼中的第三国问题;二是关于国家的事实上的承认问题。[详细]
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政府的商业及社会职能不断减弱,公司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担负起社会职责,开始扮演重要的社会及政治角色。全球范围内人们要求私有企业负起社会责任的愿望不断增强。联合国条约机构及区域人权法庭涉及到跨国公司的非直接责任问题...[详细]
本文介绍了田涛著的《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一书的基本内容,并阐述了本文作者阅读此书后所得的点滴心得。该书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别具一格地介绍了在晚清中国国际法输入时知识分子们的两极立场和多种见解。与此同时,该书还从国际法输入的种种引出了...[详细]
本文对张文彬著《论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一书的基本内容和观点作了介绍。基于作者对该书的理解,本文概括分析了该书主要阐述的两个问题:即私法为什么会对国际法产生影响和私法如何对国际法产生影响,并且评述该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认为该书对法学研究开...[详细]
国际私法教学作为传承国际私法知识,发展国际私法理论和培养国际私法人才的途径,必然要随着国际私法本身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国际私法本身的发展而发展。针对国际私法的教学,作者提出了"三创教育"理念、5H人才培养观、3D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双语教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