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考察康熙帝的南巡和徽州商人的對應,了解徽商的移居和成长,以及地区支配的方式。换言之,通过研究歙縣岑山渡程氏宗族的事例,分析徽商16世纪进出淮扬地区,17世纪的王朝交替期急速地成长,18世纪在地区社会提高社会地位的全过程;以淮揚地區诸...[详细]
周泓在《群团与圈层——杨柳青:绅商与绅神的社会》一书中声称,她在学理上“补正了施坚雅中国市镇划分类型、传统宗族研究模式”。本文在介绍和肯定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她的这份声明进行了质疑与批评。第一,她并没有沿着施坚雅的思路来理解杨柳青,只...[详细]
作为太湖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以来的浙西杭嘉湖地区,是一个统一的区域共同体。水利从来都是这里核心的公共事业。但在其区域内部,所存在的环境分异与不同的水利惯行,对地方民生与政府调控产生着深刻影响。按照传统治水理论的分划,这里处在一个明显...[详细]
清代后期,随着国家财政状况的恶化,钱塘江海塘大修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塘工修筑主导权完成了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下移。这种趋势是与清朝政府治水职能逐步收缩的过程相同步的。[详细]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论著名西方学者所发表的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这些学者其中有在研究中探讨了中国的过去发展轨迹,同时回顾了与日本和英国相比,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历来演变。西方学界最近年来展开了一场关于晚清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经济表现的辩...[详细]
至晚到光绪初年,天津几乎没有“施医舍药”功能的慈善组织。不论是官府还是士绅的个人努力都较少介入到公共医疗领域中来。“丁戊奇荒”之后天津广仁堂医疗机构的开办既是对“丁戊奇荒”灾后疫情的应对措施,也是对天津医疗慈善事业的重要补充。天津广仁堂...[详细]
医院制度随着西方医学传入中国,逐渐在近代中国立足并被社会大众接受。它是西方医学的特色与标志之一。中医在近代也开始建立医院。但建立在西方医学基础上的卫生行政规定医院必须采取西式的制度,中西医的知识冲突在中医医院中集中呈现。中医界努力争取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