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

  • 道德教育研究

    • (戚万学 唐爱民 韩笑)·改革开放40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主题及进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在促进德育学术繁荣、指导德育改革与实践、应对时代课题的挑战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与成就,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德育理论研究取得的成就,可通过研究主题的概括得以呈现。40年德育研究的...[详细]

    • (全晓洁 靳玉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道德价值取向的演变及其超越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道德价值取向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道德价值取向的“整体性”沿袭,道德价值取向的“内在性”重建,道德价值取向的“人本性”回归,道德价值取向的“共识性”重申。综观上述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在个人道德层面,...[详细]

    • (檀传宝 陈国清)·改革开放40年我国德育学科建设探索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德育学科建设可以大致划分为基础重建、初步繁荣、多维提升三个主要历史阶段。40年来中国德育学科在学术研究、队伍建设、对外开放以及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而坚持直面社会现实、关怀德育实践,坚持科学精神与思想解...[详细]

    • (刘次林 钱晓敏)·领域理论与学习德语文化的改造

      领域理论把社会规则划分为道德领域规范、习俗领域规范以及个人领域规范三类。据此,文章对中小学行为规范进行了重新归类和分析,讨论了不同性质的规范的学习方式与对违规的处置方式。研究认为,道德规范的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正思维,习俗规范的学习要...[详细]

    • (高德胜)·论教育对道德恶的抵抗

      与善对立的恶是属人的,因而是道德恶。道德恶有康德意义上的根本恶、阿伦特意义上的根本恶与平庸恶、鲍曼意义上的理性恶等多种形态。诸多论者以为在恶的诸形态之间没有“共同的本质”实则不然。对道德恶诸形态的揭示实际上遵循的是不同的标准,如果我们从...[详细]

    • (今生鋐)·学校教育生活之于儿童的意义——对儿童享用教育生活的现象学解释

      儿童是世界新来的生活者。儿童的成长建立在享用生活、享用教育、享用世界的意义之上。儿童通过享用生活的美好,学习去创造美好生活。儿童的学习是享用。享用凸显了儿童对世界的主体性参与,表现了儿童的精神性的获得与转化。享用教育生活既是儿童发出的主...[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