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 道德教育研究

    • (刘长欣)·道德教育及其知识化路径

      从《道德经》的视角来看,道德的本源含义是指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合“道”而行的品性。人的合“道”而行的道德,其本质是人的实践理性或生存智慧。由此,道德教育的实质是人的理性的培养、智慧的形成。而人要想具有合“道”而行的实践理性或生存智慧,需要对...[详细]

    • (余维武)·论道德知识的生产方式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人类道德生活中出现过如下几种主要的道德知识生产方式:“神定型”、“圣定型”、“权定型”以及“外推型”。这几种道德知识的生产方式都对人类的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代民主多元社会中,“内生型”和“价值商谈型”应是民主多元社会中...[详细]

    • (唐爱民)·论哈贝马斯批判社会学的道德教育观

      以沟通行动理论为核心的哈贝马斯的批判社会学,蕴含着显著的道德意味与独特的道德教育见解。沟通理性与道德共识、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制度文化、相互理解与互为观众、自由辩论与沟通互动,分别构成了其批判社会学的道德教育目的观、课程观、过程观和方法论。...[详细]

    • (邓莉)·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考察与批判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现代社会深受传统儒家伦理的影响,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与儒家伦理相契,但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需求,受儒家伦理影响的中国现代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恰恰缺失的是以正...[详细]

    • (郭瑞迎)·学校教育时间的道德意蕴

      学校是现代时间制度渗透较为显著的场所,一方面精确有序的时间管理维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工业社会中效益优先的原则掩盖了学校教育中的道德原则,导致对人生命发展本身的忽视。此研究在梳理时间观念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现代时间观念下教育时间...[详细]

    • (杜传坤)·童话中的道德隐喻与儿童道德教育——以“彩虹鱼”故事为例

      童话因其普遍存在的道德立场和隐喻叙事可以作为儿童道德教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当代儿童道德叙事对童话中的道德隐喻缺乏深入省察,这可能比低效或无效的道德教育更有害。以 “彩虹鱼”故事为例,它作为“分享”主题的童话影响深远,但本故事所隐含的群体与个...[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