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 道德教育研究

    • (张华)·对话教学的方法论

      尽管对话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它不必然带来教师与学生的精神自由和教学民主。倘对话教学陷入技术主义,必然会产生虚假对话、空洞对话和僵化对话,从而招致对教师和学生新的控制和压迫。重建对话教学的方法论意味着走出技术主义的窠臼,让教学建基...[详细]

    • (汪凤炎,郑红)·论责任心的类型与层级

      责任心的类型多种多样,并且,自个体步入前习俗水平开始,其责任心就不再是有与无的关系,而是一个层级关系。将“他律型责任心”与“自律型责任心”、“尽硬角色本分责任心”与“尽软角色本分责任心”进行排列组合,并考虑到量的差异,就生出了发展水平高...[详细]

    • (侯晶晶)·青少年关心他人动机生成之负向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关心他人是青少年重要的公民品质,然而我国青少年关心他人的动机生成面临负向因素的影响,体现在身份、时间、空间、关系等诸多方面。青少年的关心者身份受到学校里单子式竞争者和家庭中单向度被关心者身份的贬抑;知识学习时间过度膨胀与等级隔离的空间区...[详细]

    • (金生鈜)·人性的教化何以可能——论共同体、公民性与人性的关系

      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是以平等的公民身份为基础的互动。凭借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公共生活,每一个公民作为人的丰富的内在价值和能力在共同体的多样化的机会和活动中,得以活跃、展现和发展。个体依靠共同体的不同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依靠...[详细]

    • (洪明,龙宝新)·论道德叙事与学校德育

      道德叙事,就是教育者对道德事件的讲述或重叙,它是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升华德性、迈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道德叙事负载着两种价值——原初价值和附加价值,每个道德叙事都有一定的价值载荷。在学校德育中,道德叙事是道德知识、规范的传递者,是道德行为...[详细]

    • (冯永刚)·刍议制度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功效

      制度文化与道德教育密切相关。制度文化的特质、道德教育的使命与当前道德教育的客观现状均彰显和印证了制度文化对道德的深切观照以及将制度文化用于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及必然性。制度文化应体现时代道德精神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应凸显较高的教育价值。[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