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 德育理论研究

    • (张桂)·卢梭的启示:师生关系中的权威与民主

      以《爱弥儿》为文本,本文试图在卢梭教育哲学的视域下,对其中隐含的师生关系中的权威与民主问题进行研究。并论证了权威与民主的互动,对培养优良德性的公民的重要性。在这种意义上,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当前教师权威虚无化的境况下,民主实践所面临的困境...[详细]

    • (严从根)·论学校中“平庸的恶”

      “平庸的恶”是没有行恶动机的“恶”,是平庸无奇的恶,犯下这种“恶”的人,既不阴险奸诈,也不凶横,他们只是完全按照自上而下的命令来行动,不思考、或者力图忘却命令本身的善恶。这种恶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它能够激发起潜伏在人类中所有恶的本能。现今...[详细]

  • 德育学科研究

    • (叶飞 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德育理论发展经历了理论研究的复苏期、理论基础的建构期、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期,以及德育理论的多元与争鸣期四个主要阶段。今后,德育理论的多元与争鸣的趋势将继续发展,主体间性德育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德育美学观、...[详细]

    • (薛晓阳)·德育研究:学科的独立和开放

      学科制度在大学中的确立,不仅标志着知识成为可以研究的对象,而且同时还意味着一种新的学术权力的诞生。以学科为界限形成一种拒绝“外人入内”封闭地盘。从这一角度看,学校德育也是一门学科,但至今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学科地位。德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性质...[详细]

  • 传统德育研究

    • (谭维智)·试析庄子对道德问题的归因分析

      庄子把道德解释成自然而然的东西,并由此出发希望从根源上去除人类之恶,重建道德基础。道德问题的产生,原因往往是由于对道德的执著、道德的外在功利性和目的性以及由儒家所倡导的不恰当的道德教育方式。从这样的归因分析出发,得出解决人的道德堕落问题...[详细]

    • (冯铁山 栗洪武)·论先秦儒家的诗意德育

      先秦儒家是诗意德育的积极倡导者与践履者,其思想精华包括“性善”与“好德”的德育人性观、“效法圣贤”与“致中和”境界的德育目的观、“以善统真”与“以美促善”的德育实践观、“以诗言志”与“比德喻志”的德育言说观四个方面,不仅为建设中华民族共...[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