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 反思与重建

    • (冯建军)·道德的生命性与生命化道德教育——基于尼采道德哲学的启示

      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就道德教育而言,必须转变规范式道德的观念,认识生命在道德中的本体价值,确立道德的生命性。并以此为基础,使道德教育成为生命化道德教育。生命化道德教育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追求生命的完善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遵循生命化原则、...[详细]

    • (张夫伟)·教育的生命观: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尊重生命与发展生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当前,关注人的生命和物(动植物)的生命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需。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和物的生命,且理应从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的辨证关系来确立完整的生命观。只有坚持完整的生命观,教育才能促进人的生命与物的生命...[详细]

  • 德育与文化

    • (朱万曙)·徽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及其实施途径

      徽文化中有大量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诚信为本、回报社会、勤俭节约、敬老尚齿、和睦乡邻、济贫扶弱、反对不良习气等多方面的观念。这些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学校教育、宗族教化和乡规民约三个途径得到有效的实施。无论是其道德教育的内容还是其实施途径,对今...[详细]

    • (许锡良)·道德虚伪的社会根源

      中国的传统道德是一种叫人不要好好生活的道德,一种从克制欲望开始到成为?足欲望的最有用的工具。这种道德存在的依据就是一种专制体制的存在。专制社会里最容易也必然出现政治与道德权威。在专制社会里,人们的利益实现是靠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与至善至美的...[详细]

    • (刘晓东)·三寸金莲:中国传统文化的禁锢象征

      缠足是中国传统文化长于禁锢的象征。因此,禁绝缠足容易,但是解放传统的束裹却很难。我们需要突破民族文化的无意识心理来反思自由,让这因束裹而残废的头脑破碎,让新思想在旧脑瓜的破碎中长出新芽![详细]

  • 问题与思考

    • (黄 藿)·台湾道德教育的困境与重建

      由于台湾近十年来的教育改革忽视了道德与品格教育,加之台湾社会近年来的民主化、自由开放与价值多元化,因而造成了当前台湾道德教育的困境,其结果是社会道德的瓦解与价值无序的危机。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去重建道德教育。本文提出以德...[详细]

    • (潘发勤)·性纯洁过时了吗?——对性教育要注重性道德教育的思考

      性教育该如何进行,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其中融入性道德教育。与性道德有关的性的纯洁基于以下几个基本理念:健全幸福的家庭形象,"恋爱-结婚-性"的原理,"性-人性-人格"的原理,优生优育思想。通过树立良好的家庭形象可有效地进行...[详细]

  • 德育管理

    • (李家成)·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学校德育管理更新

      当前学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着整体性与系列性的缺乏、研究性的缺位、教育性的缺失等问题。基于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立场,我们需要、并且可以重新认识学校德育管理的内涵与价值。学校德育管理的更新,需要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和清晰的改革思路;学校领导...[详细]

    • (刘任丰 杜时忠)·学校制度文化与德育

      学校制度文化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它为学生提供有序、合理的学校环境,为学校成员提供理性的行为规范要求,有利于形成学生持久的心理定势,而学校德育制度更是对德育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但是,我国学校制度文化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对德育产生了不良影响...[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