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是俄罗斯词典编纂史上的重要阶段,19世纪末出版的由格罗特主编的《俄语词典》是这一时期俄语词典中的重要著作,本文对这部词典的编纂背景进行简要梳理,并对词典的主要特点进行简要介绍。[详细]
委婉语惯常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用于间接地指示容易招致别人不快的事物。不容忽视的是,除了修辞功能,委婉语还具有语用功能,常常发挥避讳、礼貌、掩饰、自我保护、幽默等作用。此外,同间接言语行为类似,委婉语经常借助一种言语行为来实现他种言语行为...[详细]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托,尝试对疑问言语行为进行界定与分类,并基于语料库对俄汉疑问言语行为的亚类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疑问言语行为是指借助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的交际语境中的具体言语行为,分为直接疑问言语行为和间接疑问言语行为。直接疑问言语行为...[详细]
俄罗斯认知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俄国语言学界、心理学界一直关注人的因素,俄罗斯认知语言学厚积薄发。俄罗斯认知语言学界和术语学界提出了术语研究的认知视角。从认知角度分析术语成为俄罗斯认知语言学的鲜明阵地,此举可以拓展人们对于认知语...[详细]
在全球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的背景下,俄语借入大量外来词,其中以英语词汇为主,故而词素表不断补充和更新,外来词素,特别是英语词素,如前缀супер-,后缀-изациj,类前缀евро-,类后缀-гейт等促进了俄语构词新模式的产生。外来词素的借...[详细]
陀思妥耶夫斯基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形式,但这种体裁并不是前无古人的。巴赫金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裁源头进行追寻时发现了梅尼普体,并指出隶属庄谐体领域的梅尼普体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得到了独特的再生和革新,他的创作中带有明显的梅尼普...[详细]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是20世纪苏联著名作家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的杰出代表作,被世人赞誉为俄国后现代主义的开山之作。这部起初饱受争议,后来却大放异彩的作品不仅体现了西方后现代主义诗学中解构与反叛、讽刺与戏仿、互文性等典型特征,也吸收...[详细]
对于高尔基的《海燕之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译文,不同译文的文学性又有所差异。本文概括分析了瞿秋白、戈宝权以及黄忠廉译文中文学性的得失,即原作文学性的保留以及汉语文学性手段的使用,并从时代背景、文学观和翻译观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得失原因。[详细]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理论元素,引发了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对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和符号学文论的影响尤为显著。从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森、普洛普、洛特曼几位文论家的理论中可以看出以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详细]
在本次访谈中著名汉学家弗•雅•波尔加科夫(В. Я. Портяков)介绍了俄罗斯汉学的成就、发展状况和当前研究趋势。他指出,汉学研究领域显著扩大,目前已涉及中国文化根基、艺术和文学。在访谈中,波氏详细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