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思想与文化

思想与文化

思想与文化[2009年第2期]

  • 大众评论

    • (许纪霖)·五四的历史记忆:什么样的爱国主义?

      伴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爱国主义在神州大地已经成为强大而广泛的意识形态。90年前的五四运动,也被教科书和主流媒体定格为一场爱国主义的集体记忆。然而,翻阅故纸堆,却发现了另外一些声音。[详细]

    • (罗岗)·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五四”的“神话性”体现在现代中国思想每当面临着重要的转折时刻,总是要重新回到“五四”,“20世纪80年代”作为历史的转折期,自然也有重返“五四”的冲动。通过对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细读,可以看出作者用“启蒙”和“救亡”的互动关系...[详细]

    • (高瑞泉)·论后启蒙时代的儒学复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启蒙主义”在中国遭到新的质疑而呈现出蛰伏之势;与此相应的则是儒学的复兴。这两者此消彼长的相关性在20世纪上半叶已经有过类似的表现。在这一波儒学复兴中,“生命儒学”、“知识儒学”、“政治儒学”的次序大致上表现出了儒学从学...[详细]

  • 思想研究

    • (苏森森)·走向儒学的深层——“现代视域中的儒学”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近年来,围绕如何发掘儒学的现代价值等问题,学界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以此为背景,2009年5月22-23日,“现代视域中的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美丽的丽娃河畔举行。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韩国成均...[详细]

    • (陈勤建 衣晓龙)·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近几年,学界对什么是民间信仰,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也众说纷纭,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层面,并以宗教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说...[详细]

    • (郁振华)·怀疑之批判——论波兰尼和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会聚

      波兰尼认为,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倾向是颂扬批判理性而贬抑我们认识中的非批判因素。波兰尼用“批判哲学”一词来概括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把笛卡尔、休谟、康德、密尔、罗素等人看作是批判哲学的代表人物。波兰尼充分肯定了批判哲学的历史功...[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