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思想与文化

思想与文化

思想与文化[2004年第3期]

  • 道德哲学

    • (成中英)·罗蒂哲学的三种偶然性——一种儒学的批评

      罗蒂认为哲学并不能解决问题,哲学对于人类的进步并没有规范作用。而真正对人类心灵发生作用,真正关怀人类的精神是文学精神,可以从语言的偶然性、人自我的偶然性和社群的偶然性三个维度对罗蒂哲学提出儒学批评。[详细]

    • (孟旦1 译者:肖?2)·人的可塑性及其背景

      本文主要通过中西比较考察人的可塑性与先天性、确定性的关系,认为中国社会的社会关系网的力量是为人所熟知的,而其中大多数都是家庭范型的外延类推,这是一种熟人社会的模式,但是它会影响群体或家族的知识更新。可以说,对血缘关系的重视所反映的是家族...[详细]

    • (理查德?罗蒂1 译者:吴冠军2)·困于康德和杜威之间——道德哲学的当前状况

      道德哲学的专家们不应该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有着诸种更好的论据、或有着诸种更清楚的思想;而应该认为自己只不过花了大量的时间谈论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那些面临关于如何行动的各种困难决断的人。通过谈论近来因医学技术的各种进步所造成的诸种问题...[详细]

  • 政治哲学

    • (倪梁康)·政治哲学中的政治-哲学关系

      真正的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而不是像社会契约论者所认为的那样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如果人性为恶,那么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代表的就是大多数人的恶。)这里的"善",不是通常伦理学意义上的"善",而应当是指在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意义...[详细]

    • (成中英 著 崔雅琴 译)·对哈贝马斯进路的儒学反思:道德合理性与间际人性

      我们把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同罗尔斯反省性原初状态的道德观做了对照。在强调道德自我修养的儒家伦理的观照下,我们对他们进行了批判性的评估,从而引出了普遍义务之道德意识(moral consciousness of universalizable oughtness)的重要问题。[详细]

  • 中国现代性

  • 民俗文化

    • (陈勤建1 周晓霞2)·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

      民俗是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的总和,是其最根本的基础文化,是民族群体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集体体现。要将我们的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熔铸成一体,引向深入,有必要对我们生活处处存在的文化事项---民俗予以正确的认识与深层的把握。本文从分析...[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