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鸿筹所撰《沉吟楼诗选》之"读后记",对金圣叹史实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然对"读后记"中所涉及的各条史料,至今尚无人进行认真的考索与辨证。本文就知见所及,对"读后记"中所记史料加以探源与辨误,兼议《金圣叹全集》因理解及其它缘故造成的标点问题,希...[详细]
《徐文长文集》的评点部分实属伪作,创作者即是文集的编撰者钟人杰。评点中包含了大量与袁宏道对徐渭作品的评价很不一致的内容,可以说,是《徐文长文集》评点确立了徐渭在当时文坛的地位,从中可睹评点在晚明文学发展中所起作用之一斑。[详细]
本文从具体史料出发,对鲁迅自1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至1918年加入《新青年》,这二十年间的求学、研究经历,尤其是思想发展历程,重新作了比较完整的梳理。在考察鲁迅弃医从文、走向《新青年》的原因时,论文特别指出基于民族主义的文学复古运动对鲁迅的...[详细]
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和创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位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其年谱的编纂一直到清嘉庆年间才有人为之,此即戴殿江、朱兴悌编纂的《宋文宪公年谱》,民国时期,孙铿又作了补订。此后,又有今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