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人与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不同,前者突出的是个体德性的状态,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满足了人们某种程度上的道德期待;后者强调系统的教育或教育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所育之德的必要性与独特性。古今许多思想者曾寄希望于通过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以实现理想的社会愿景...[详细]
勇敢是一项古老的美德,由危险、行动和目的三要素构成。三要素中,目的要素是行动的性质规定,只有目的符合道德,行动才是勇敢的。勇敢是一个规范概念,只要是勇敢的就是道德的。道德勇气是勇敢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以目的指向而不是以危险性质与程度为标准而界定的一种类型...[详细]
《关雎》作为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篇章,其间蕴含着中国古典诗教乃至整个古典教育的基本脉络:在以物起兴的过程中,打开个体成人的天地视域,让个体内在地进入天地四时之中,潜移默化地形塑自我生命形态,获得自身生命的内在规定性,逐步形成个体美善合一的生命形态...[详细]
人类社会以共同体的形式出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共同体的性质和形式是不同的。当代社会共同体是指向个体性的共同体,它以契约为中介把人联系起来,因此是公民共同体。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在性质上与社会共同体具有一致性,属于公民共同体...[详细]
作为教育民主实践,班级民主选举应体现公共性理念。现实的班级民主选举呈现出表演型竞选、娱乐型投票、垄断式分配的样态,破坏了班级民主选举的公共性,违背了班级民主选举应有的教育性立场。班级民主选举公共性缺失的原因有四:缺乏对班级民主选举的沉思...[详细]
按成绩分组是英国学校中组织学生形成班级进行教学的主要做法,尽管有证据表明成绩分组对学习者总体没有益处,事实上对先前成绩中等和较低的学生不利,但它仍然存续了几十年。本文概述了教育领域的成绩分组实践及其盛行的原因,并报告了“学生分组最佳实践”项目最近的关键发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学生分组最佳实践的原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