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庞巴维克、魏克塞尔和米塞斯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形成了他独特的商业周期理论:如果央行在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下任意增加货币供给,人为压低利率,会导致社会资源被错配到资本化程度更高的生产,创造人为繁荣,最后到“不当投资”清算时,经济...[详细]
首先本文在理论上回顾了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中小企业信贷缺口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代理理论、小企业融资周期理论,接着是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十年来文献的梳理和对中小企业融资关系问题文献的综述与分析,对比了西方和中国在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基...[详细]
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依据金融控制的强弱程度将全国样本划分为三个区域,在此框架下研究了区域物价波动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金融控制弱区域,物价波动对金融发展有显著的负面效应,且物价波动可通过实物投资渠道加强对金融发展的...[详细]
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极大的支持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有效的制度安排,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金融体系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建设的历程做了简单的回顾与梳理,然后,以贵州湄潭、重庆江津以及成都等农村土地金...[详细]
尽管城郊农村对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对落后的农村金融体系,仍然制约着其发展。本文对城郊经济中农户受到信贷配给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就解决信贷配给问题和发展城郊经济方面提出建议。[详细]
对传统非线性模型仅考虑经济变量间关系参数的变化,却忽视模型本身时变的缺陷,本文提出了模型及模型参数均可动态变化的DMS模型。DMS模型以高度灵活的模型设定方式描述变量间的关系,能够对变量间关系的时变特征进行更为准确与全面的刻画。本文以麦克勒姆...[详细]
针对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本文从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出发,运用货币流量分析方法和信贷配给理论,结合我国特殊的经济结构,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缓解货币流动性过剩、对实体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论证了利率市场化条件...[详细]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逐渐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对中国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展开理论分析并提出理论假设,然后运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基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