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美国次级债导致各大投行、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的流动性风险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为背景,结合相关文献概括流动性的三种主要类型,并分析这三种流动性及相应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出流动性及其风险框架图。针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源——信息不对称...[详细]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大连市外商撤资状况实地调研,分析了大连市外商撤资的原因和具体形式。通过评价外商撤资对大连市经济稳定增长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当地政府除了应对外资撤离后的风险和损失进行有效防范和应对,...[详细]
2005 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确立了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08 年12 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了约20%。央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外汇市场进行了干预,央行虽对干预进行了冲销,但冲销是不完全的,总体上干预对国内货币市场均衡造成了冲...[详细]
VaR 被巴塞尔委员会确认为市场风险的标准测量工具,但其存在很多的不足,在VaR 基础上提出CVaR ,本文先比较两者之间的优劣,指出目前VaR 虽然是一种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度量市场风险的方法,但对尾部度量不充分,CVaR 满足一致性风险度量定理并克服了VaR ...[详细]
本文采用2004 年第1 季度到2008 年第2 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季度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资本约束通过货币政策传导对宏观经济的间接影响不大,但通过信贷对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顺周...[详细]
美国次贷危机从局部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发展到实体经济,各国采取一系列金融经济救援措施之后,效果甚微的现实表明,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现有金融制度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结构对风险监管的要求。因此,...[详细]
本文尝试采用市场信息法,利用银行股票价格所包含的信息估计银行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并以国内上市银行为例,运用CAPM 和GARCH 模型估计了2003 年1 月至2009 年3 月年银行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信息法能够提前对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做出反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