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据龚炜《巢林笔谈》探讨清朝统治稳定后士人的政治态度与日常生活,兼论笔记的生活史资料价值。吴中士人龚炜生活在清康熙后期到乾隆中叶,他对于清朝统治高度认同,从龚炜的个人生活史,了解了他的政治立场,人生经历、生活态度、家庭生活以及家族关...[详细]
近代北京社会普遍存在商业店铺为人担保的习惯,主要在借贷、租赁、买卖、学徒或店员入号(即进入店铺学习或工作)等方面进行担保,一般采取书面担保形式。铺保在担保中的地位与作用优于人保。本文主要就铺保的概念、类型、地位与责任、在发展商业中的积极作...[详细]
本文旨在讨论明清医疗过程的进行,及医病关系中牵涉的权力与伦理。本文指出,明清社会的病人不是无知、被动而等待被解救的角色,而可能活跃地主导了医疗过程。本文首先探索病家求医的策略,依次讨论病人的择医、请医与换医。当医疗市场缺乏管制与规范时,...[详细]
从医生群体角度探讨医疗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推进人们对传统社会医疗体系的认识,并且发现当时社会的一些特质。医生训练问题是社会医疗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医生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本文从地域史角度探讨明清时期江南苏松太地区(相...[详细]
晚明北京居民节日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征,体现在节日的时间安排、节日活动的空间布局、游赏游戏作为节日活动的普遍性、明显的群体差异性等方面。笔者以为,区域节日文化地方性特征及其形成必须与该区域的整体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理解。本文的写作在很大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