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经常用"积极不干预主义"为其公共政策进行辩护,它表明了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仅扮演提供基本法律和制度的角色,其他事务都交由市场处理。然而在社会政策领域里却呈现出一幅迥异的图景,香港政府对卫生、教育和住房领域宏观层次的干预比许多西方国...[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经历了中央计划(1949-1978)、财政包干(1979-1993)和分税制(1994至今)三个体制阶段。论文借助财政联邦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试图就如下问题做出回答:在不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下,财富和收入在国家与...[详细]
作为政策沟通的首要结果,政策知晓度是政策绩效评价的基本前提,是政府相关公共服务措施取得成效的前提,也是政府信任的主要过程和影响因子。论文基于AIDA决策模型提出相关假设,以浙江省湖州市城乡统筹就业促进政策和服务为例,通过对849个样本的实证分析...[详细]
中国正处于急遽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各种风险大量出现,突发公共性事件频频发生,给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应对各种风险与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我国政府和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治理问题。由于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的存在,对于“风险社会”和各类...[详细]
N/A[详细]
尽管我国住房保障政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但由于缺乏常规和充足的资金来源,以及明确的中央与地方政策在住房保障中的财政成本承担责任,目前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效率与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论文从福利政策理论和...[详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高覆盖率是政府财政大量注入的结果,财政补助已占筹资总额的83%。这使得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高度依赖政府,尤其是在政策执行和制度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地方政府。论文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责任、制度启动费用、政治收益、制度运行...[详细]
从1999年试行开始,以“扶贫助学”为政策目标的国家助学贷款已经建立了十年。过去十年中,国家助学贷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国内学界对于助学贷款实践成效的研究多数 以“成本分担”视角切入,有关的改革也体现了这一思路。论文认为,这...[详细]
N/A[详细]
N/A[详细]
N/A[详细]
N/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