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中日联合考察队在考察丹丹乌里克时发现一座佛寺的部分壁画露出了地面,同年11月又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揭取了佛寺下层的残存的壁画。据斯坦因所获资料及相关研究,该遗址的年代可能早到公元4~5世纪,直到公元8世纪吐蕃占据于阗前,佛教寺院的...[详细]
本文首先叙述了中国旧石器学界对朝鲜半岛旧石器的认识现状。然后根据遗址的分布区域情况简述了30余处遗址的概况。之后在总结朝鲜半岛学者对岛内旧石器工业认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半岛在宏观上存在砾石、石片、石叶和细石叶四种工业类型,并认为他们具有时...[详细]
本文通过武宁王陵形制构造与同时期同等级梁墓的比较,提出其形制构造的渊源既有南朝因素,也有百济本地因素。武宁王陵是在百济丧葬观念的指导下,由梁朝宫廷匠师建造的。总体看,该墓的墓葬特征具有复合性,是南朝化的百济墓葬。[详细]
本文将辽东丘陵北部地区的以马城子诸洞穴墓葬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分成了三期。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揭示出,在岳石文化影响的背景下,该类考古学文化遗存与辽东半岛上的岳石文化和上马石瓮棺葬遗存有着交流和互动的史实。并指出,在岳石文化之后,辽东丘陵...[详细]
元代大安阁是用北宋东京城的熙春阁建筑材料建筑的。本文考证认为北宋东京城的熙春阁建筑是:高为69米,长宽为72米余,是7层木结构(外观4层,暗层3层),有5层房檐,第1层是重檐。元代大安阁基本形制有了很大的改变。建筑平面为方形,基座的转角设立龙纹石...[详细]
3-6世纪中国东北地区出土的釉陶,无论从发展的阶段性上,还是从地域特征上,都可以分为辽宁地区魏晋十六国釉陶以及高句丽釉陶两个系列。辽宁地区的釉陶可以分成两组,A组釉陶的年代为曹魏末到西晋,下限在4世纪初;B组釉陶的年代为东晋十六国,约从4世纪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