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科学的统一不能仅仅看成是一种外在的衔接,而应该看作是一种内在的溶合;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不可截然分离乃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普遍理性普遍程度的内在层次差异,规定了科学或哲学自身的层次性,以及哲学与科学划界的相对...[详细]
21 世纪人类最大的问题是生态环境危机,其根本原因是人本主义。事实上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在生物链的大环境中必定纳入自然规律中去。在地球范围的自然界可分为地球自然、社会自然、人工自然三个层次,人类社会作为社会自然的自然性应当是主要方面。而...[详细]
科学与道德的内在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科学是人类通过认识与变革外部自然以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来满足自身的欲望,而道德则是人类通过调节与规范自己的内在行为,使自己主观能动性得到合理的发挥,从而在实践中能够从外界获得更多的...[详细]
文章比较全面地探讨了自然过渡现象和人控过渡现象。作者依据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过渡现象所提供的丰富事例,运用归纳、分析方法进行一般性研究,论述了过渡现象的分类和基本特性,并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讨论了由研究过渡现象所得出的四点启示。[详细]
20 世纪60 年代末发现的弦理论经历“超弦理论”和“M - 理论”的二次科学革命后,统一了相对论与量子场论,提出弦是宇宙的最基本组成物,弦在多维时空中的不同运动模式形成基本粒子和场。它不仅对物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对于弦理论的全...[详细]
文章以“数学是什么?”这一中心问题为主线,阐述了我们能够对它说些什么和不能说什么,并给出了我们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认识。[详细]
文章立足于世界复杂性观点,从哲学上分析了熵(经泛化) 的涵义、熵变的多种形态及规律,给出了一种新的熵理论,指出了这种熵理论的现实意义。同时,批评了《新自然观》一书中“熵理论与自然观”一文之错误:把100 多年前从一个极其简单系统(仅有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详细]
随着科学哲学的“修辞学转向”,修辞学方法逐渐渗透和扩展到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通过对科学语言的语形、语义和语用修辞,通过对修辞战略、修辞主题和科学共同体的“发明”,通过对科学和修辞“难题”的解答,科学修辞学确立了它具有元分析特征的方法论地位。[详细]
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科学观。科学哲学各个流派(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等) 围绕着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但从根本上说,它们所提出的科学观都面临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境,因而从它们观点所交织的网状结构中很难看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科...[详细]
文章描述5 种类型的因果性定律和关于功能性规律的3 种方式的逻辑解读及可检验性分析,并给出了因果性规律和功能性规律的时间语义以及充分性的逻辑分析。通过分析提出,没有理由把这两类规律的根本区别根置于时间正向的因果性关系和时间逆向的因果性关系的语...[详细]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世界真奇妙,认识无止境,为科学设置禁区是愚昧的专制主义。技术是改变世界的手段,它要受价值理性的引导。从人权、人类尊严、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限制技术的消极作用,是很有必要的。在技术的使用和限制上要坚持实践辩证法。[详细]
指向技术异化的不同取向的技术批判,在某种意义上是以“无异化的技术”为相同诉求的不同形式。但是,由于技术生成中生成着“限定”自然(物) 的“禀赋”与不合自然(物)“本质力量”的内在悖论性规定,使技术内在着经由“谋算”自然(物) 中介的“限定”人的规定...[详细]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对于构建中医研究纲领的硬核,促进中医生长点的确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中医理论的直观性、模糊性和超稳定性,这些特点阻碍了近代中医理论的进一步...[详细]
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史的总根源,自然科学史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由这一总根源派生出来的。从本体论、历时性、自然科学史研究自身(特别是自然科学史研究主体) 角度来分析、研究和揭示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可以使人们对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获得更全...[详细]
文章在阐述了检验科学假说的首要标准即实践标准后,指出实践标准不是唯一标准。科学假说的检验中,从美的角度看的审美标准、从善的角度看的道德实用标准也十分重要,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科学假说的检验应该以真、善、美的统一标准为尺度。三者之间具有密切...[详细]
科学假说是科研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科学方法。通过回顾探索非典病原的科研活动,反思假说方法在其中的运用,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应该更加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尚待证实的观点只能以假说的形式提出、假说应当具有解释性功能、假说的发表要及时以及假说必须经过充分的...[详细]
通过对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量子理论还原,以及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研究纲领和量子理论元素周期律研究纲领之间的转换的研究,显示出门捷列夫学说对量子理论的科学方法论意义。[详细]
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关键在于能否适应不同时代科学自身发展的特点,创造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科学建制。德国之所以能从一个后进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关键在于德国在大学科教和企业研发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为科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智力基础和动力保障...[详细]
从洪仁 《资政新篇》、百日维新《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到民国时期的《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分析科技奖励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引进与生长,并分析了这种政府设立奖励和主要以授予专利的奖励方式产生的原因。[详细]
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个方面对现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分析,构建了一种具有文明、进步、优美、求真和务实,采用先进技术,坚持生态伦理与生态理性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自然的就应回归自然,人工的就应该高投入、高产出,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做一切事情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