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共谋发展,共同谱写文化育人事业崭新篇章。
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黄志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臧永清,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茅院生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出版集团开启全面战略合作,是强强联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更好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动担当。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品牌与资源优势,聚焦理论武装与育人协同、聚力学术创新与资源共享、聚能文化涵养与空间营造、聚合人才培养与模式创新,共同提升党的创新理论影响力、构建高水平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平台、塑造浸润心灵的校园文化新阵地、开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育新路径,一道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与出版事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志坚表示,保持传统、追求变化,坚持守正、不断创新,是中国出版集团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共同追求。近年来,双方以书为“媒”不断深化全民阅读,开展了丰富有效的合作实践,感受到中国人民大学既坚守学术高地,又不断走出象牙塔、让人文社会科学更好融入伟大新时代的内在变化。此次双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读者之家”,优势互补、求实创新,必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与传播、全民阅读推广、人才培养、融合出版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希望大学生们积极参与中国出版集团第三届大学生阅读分享活动,“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阅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为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根据协议,双方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秉持“优势互补、合作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多领域战略合作关系。一是共同提升党的创新理论影响力。共同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和思想溯源,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合作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主题出版创新,打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新格局。二是共同构建融合出版新业态。合作推动新时代红色文学创新发展、红色资源创意开发与成果转化;共享优质图书资源、学术资源与最新研究成果,协同推进学术成果生产和传播,创建学术共享交流平台新形态;加强出版数据开发、大模型研发与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合作,探索培育出版发展新动能。三是共同构筑文化育人新矩阵。合作共建“读者之家”阅读空间,中国出版集团向人民大学捐赠涵盖主题出版、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技经管等多个品类的精品图书,共同塑造校园文化新阵地;整合双方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擦亮文化育人新品牌、打造校企联合新名片。四是共同开辟人才培养新路径。合作共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和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引导学生立足真实场景与实际问题深入业务一线、锤炼实战能力,为图书出版业提供高质量人才储备。
活动现场,中国出版集团第三届大学生阅读分享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由中国出版集团于2024年4月发起,旨在通过大学生阅读引领全民阅读,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环境。活动以“品味好书、分享阅读”为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征集在校学生阅读心得,举办系列作家阅读分享活动。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吸引上千所高校学生参与。
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震云作阅读专题分享。他表示,阅读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授课模式,从教师单向讲授转向师生共同参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突破表达障碍、争论多元观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读书,能够明白被生活‘落下’的道理”,刘震云表示,阅读经典是汲取智慧的重要途径,经典凝聚民族智慧,历经时代检验,其蕴含的深刻见识具有“一句顶万句”的价值,能带来“一日三秋”的顿悟体验,要将书中思考转化为生活可用的见识,让阅读真正服务于现实成长。
名家对谈环节,首届《当代》杂志年度青年作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孙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宋志军,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叶军围绕“短视频时代如何对抗碎片化肤浅阅读”等主题展开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庆祥主持。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执行董事(社长)、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编辑高世屹,新华书店总店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任江哲,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吴良柱,荣宝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包岩,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与品牌推广部主任杜宇,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东方出版中心副总经理朱宝元,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与中国人民大学有关部处和学院师生代表、媒体代表等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