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社科动态 > 文章详情
2025清华国家形象论坛举行
2025-10-29 作者:新闻学院 来源:清华大学

     清华新闻网10月28日电 10月25日,由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在主楼举行。论坛以“文化强国塑国家形象”为主题,来自政府、企业、学界、媒体的400余名专家学者,聚焦文化遗产活化、数字技术赋能、多主体协同传播等议题,探讨如何打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99123D5C594DD71D1B680653C93_96813A55_18B77

     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副局长李壮,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智库中心主任杨永恒,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会长、中国首任驻非盟使团大使旷伟霖,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大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等出席论坛。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作主旨演讲。


     杨永恒表示,世界百年变局下文化竞争更加激烈,中国需以文化自信塑造理性开放的大国形象。清华大学始终服务国家战略,在学术领域积极推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融合,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国际传播,打造一流国际传播智库。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培育兼具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的传播者,搭建国际交流中的文明互鉴桥梁。

     旷伟霖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注入确定性。希望论坛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案例总结,以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友善国际舆论环境。

     赵大力提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国民文明素养展现国家形象;三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用国际通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鼓励民间文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周庆安回顾了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11年发展历程。他表示,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以跨学科特色汇聚各界力量,为国家形象建设与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大量学术支撑,未来将通过多学科协同培养专业人才,助力文化强国实践。


     柳斌杰发表题为“以文化强国建设赋能国家形象塑造”的主旨演讲。他表示,今年论坛聚焦以“以文化强国塑国家形象”,契合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他提出,需通过国际人文交流、学术传播、技术力量和文明互鉴,强化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同时要把握好人工智能机遇,创新展示历史中国和现实中国特色,以技术赋能国际传播,坚持塑造和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强大的文化力量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主题演讲环节,杨永恒,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院长熊澄宇,中共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中交集团党委工作部执行部长、品牌文化部执行总经理查长苗,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徐雪琛,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结合各自领域分享实践经验。

     论坛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与5篇学术创新奖论文,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副主任吴璟薇为获奖者颁奖。

     在以“遗产为根·文创为翼·传播为桥:文化强国视域下国家形象建构新路径”为主题的高端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文化遗产转化、文创产业发展、国际传播创新等议题展开探讨。

     当天下午,13个分论坛同步举行,分别聚焦文化强国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创新、传统文化传承、AI赋能传播、Z世代实践、城市品牌塑造等细分领域,进一步推动议题深化与思想碰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