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共党史党建学高质量发展、井冈山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成立大会暨全国第十一届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理论研讨会在江西省吉安市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井冈山大学联合主办。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庄兆林,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孙东升,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共吉安市委书记罗文江,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刘光华,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吴永明,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龚建文,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蓉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井冈山大学党委书记罗旭彪共同为“井冈山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揭牌。罗旭彪,张东刚,吴永明,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靳诺,孙东升先后致辞。
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建设好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培养好党史党建人才有助于系统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共党史党建专业是最鲜明反映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的代表性学科;井冈山大学植根于被誉为“中国革命摇篮”的井冈山这片红色热土,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的成立是深入总结研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百年光辉历史与宝贵经验的迫切需要,更是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贡献智慧力量的战略举措。期待与井冈山大学携手,深耕红色资源,推动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共同为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源源不断培养党史党建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当天上午,张东刚以《把准战略方向、凝聚学科共识,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即将开始的“十五五”时期是“中共党史党建学”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科共同体在学科建设的战略方向上必须凝聚共识、协同发力。一要明晰学科定位,厘清“党史”与“党建”的整体逻辑,整体把握党的事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整体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二要以夯实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三大体系”为核心,建构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坚持国家战略导向与学科生长规律相统一,“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相贯通,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传播话语相融通;注重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一体化建设,通过锻造标识性概念体系、生成原创性命题、凝练专属方法等途径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标识性概念,提高“用学术讲政治”的本领。三要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通过理论解码、课程供给、智库转化、人才输送等方式,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服务支撑新时代党的建设。四要以党史党建经验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通过构建学科国际话语体系、推出“中国方案”系列成果、推动“党史党建+区域国别”交叉研究,提升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期待各方以建强中共党史党建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为牵引,聚焦人才培养、知识构建、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学科力量。
武汉大学教授丁俊萍,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柳建辉,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周利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学勤,北京大学教授周良书,湘潭大学教授张海燕,井冈山大学教授张泰城、王海军等知名学者,分别就中共党史党建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核心概念、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等前沿议题作主旨发言。
当天下午,中共党史党建学高质量发展会议及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主题报告会、三场平行论坛同时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和有关地方党史研究室、革命纪念馆、干部学院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