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日,第六届北大光华纽约论坛于纽约公园大道725号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亚洲协会联合主办,涵盖闭门会议与公开论坛两个环节,汇聚逾两百位来自中美学界、商界、投资界与公益领域的专家、嘉宾和听众。作为光华管理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的关键一环,本届论坛再度为中美民间的深度对话构筑桥梁。
本次论坛以“在不确定的时代,如何找到确定的价值”为核心主题,在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致力于推动中美在人工智能、气候变化与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的交流互鉴,凝聚共识,探索前路。
在上午举行的闭门会议中,近40位受邀嘉宾围绕“中美能否携手应对全球议题”展开坦诚交流。讨论聚焦三大方向:
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AI对金融、教育及各行业生产力的重塑路径。来自摩根士丹利、谷歌、CLSA、亚马逊等机构的代表分享了AI在提升运营效率、驱动创新方面的实际应用,同时也对其可能引发的就业结构变化与技术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指出,AI作为通用技术,其真正的产业价值、应用场景仍有待挖掘;在此过程中,批判性思维与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气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会议分析了美国政策波动对全球绿色投资流向的影响,并指出地缘政治因素在短期内仍将制约有效的跨国政策协作。然而,研究同样表明,构建可持续、有韧性且公平的全球气候产业链,将切实提升人类的福祉。刘俏强调,能源转型不仅是情怀,更是增长之源,能够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并驱动经济增长。他特别指出,中国为服务“双碳”目标建立的全国性的碳交易系统,正在为减排行动提供有效的市场化解法。
未来人才的培养:来自中美商学院的负责人与多位企业及金融机构代表,从雇主与教育者的双重视角出发,探讨了未来教育的范式转变。与会者一致认为:当AI能够快速提供“答案”时,教育的重心必须从知识传授转向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复杂价值判断的智慧,以及在多元世界中精准定位自我的能力。
光华校友代表团也参与了闭门会议,与当地专家交流。代表团成员包括德诚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连,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冒大卫,创维集团首席投资官兼新能源CEO曲婉菲,逐际动力联合创始人张力,北京决晓资本董事长和联合创始人王振宇等,展现了光华校友网络在全球议题中的积极参与及国际视野。
作为论坛的公开环节暨亚洲协会“725沙龙”在当晚举行,刘俏、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雳与万向集团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三位嘉宾,展开了一场跨越学界与产业的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在中美格局与技术浪潮交织的当下,青年一代如何理解选择、谋划未来。活动由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中国项目副主任欧阳斌主持。
刘俏在分享中强调了长期主义与核心价值观在不确定时代的锚定作用。他提出,面对快速变迁,个体和组织可借鉴“五年规划”的思维,以更长远的时间维度(10—15年)来审视当下决策,聚焦于“难而正确的事情”。相较于快速迭代的技术与外部环境,人类所推崇的“正直的品性”与“敢当的精神”,是更为稳定的价值基石。
郭雳分享了对多元化体验与包容心态的见解。他结合自身留学与执教经历指出,接触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是成长的关键养分。他提出,面对AI的挑战时,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判断力与定力,尤其在价值观与批判性思维尚未稳固时,需警惕对技术的过度依赖。
倪频则从企业家视角出发,提出“认识自我”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基石。他鼓励年轻人勇于尝试与“重置”,在变革中发现自身真正的优势。他认为,AI将人类从繁琐的信息记忆中解放出来,让我们能更专注于判断力、决策力等机器难以替代的核心能力。
本届北大光华纽约论坛不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更在中美两国关系面临挑战的时期传递出加强民间与学界沟通、共同寻求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的积极信号。它印证了即便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基于理性、专业与互信的对话依然是连接中美、共创未来的确定价值。
论坛结束后,光华管理学院举办了校友招待会。来自纽约本地、美国西部及加拿大等地的校友欢聚一堂。刘俏向校友们简要回顾了学院40年办学历程,并介绍了最新发展动态与战略规划。与会校友倍感鼓舞,期待学院未来在纽约持续组织交流活动,进一步凝聚校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