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努力提高新时代李大钊研究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黑龙江大学举行。
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黑龙江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李大钊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黑龙江大学教研基地、黑龙江省红色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的120余名学者和嘉宾参加会议。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朱善璐,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迟宝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宋朝龙,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孟庆凯,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特聘教授侯且岸,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特邀副会长、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一级巡视员施李国,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特邀副会长、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光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宪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朱文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李大钊研究中心主任胡俊以及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黑龙江大学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开幕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特邀副会长、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副主任臧轶姝主持开幕会。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李大钊研究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黑龙江大学师生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得到黑龙江省社科联和《李大钊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探讨》《学习与探索》《求是学刊》等学术期刊的支持。
本届学术年会分为开幕式、大会主旨报告、四组平行分论坛研讨与探寻李大钊在哈尔滨的红色足迹实践研学四个部分。年会得到热烈的社会响应,收到征文投稿百余篇。入选论文中,45岁以下中青年学者占比约70%,硕博研究生约占25%,展现出李大钊学术研究活力满满、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迟宝旭代表黑龙江大学向出席本次学术会议的全体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宋朝龙代表马研会向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朱善璐代表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向黑龙江省委各部门单位、黑龙江大学和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首次在京外召开的学术年会,具有开新局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百年前,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指明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源头活水、造石起基之人。朱善璐呼吁,研究者要继续提高水平,学习践行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神,不负时代、不负先驱。
开幕式后,年会进行大会主旨报告,施李国主持主旨报告会。侯且岸作题为“李大钊的社会科学观——兼论近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起源”的学术报告;王宪明作题为“李大钊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史性贡献”的学术报告;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王秋作题为“李大钊历史观的问题意识、理论创新与当代价值”的学术报告;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耿春亮作题为“李大钊的阅读史述论”的学术报告;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博士后徐亚豪作题为“李大钊早期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以‘民彝’为中心”的学术报告。
下午,年会进入学术发言与研讨阶段,分为四组平行论坛。参会论文涵盖李大钊思想理论研究、李大钊文本研究、李大钊革命实践研究和国内外李大钊研究与述评四个方面。研讨交流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学者踊跃发言、充分讨论,各组论坛在热烈讨论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