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社科动态 > 文章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2025-09-24 作者:心理学系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9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社会心理科学论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易,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付强,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副部长李实,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副所长姚莉,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副理事长叶日者,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孙向红,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文新,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辛涛等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与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全体师生共同见证研究中心的成立,并就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林尚立指出,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心理服务作为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和长远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长治久安。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心理学学科建设的高校之一,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在我国心理学发展进程中具有独特地位。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引领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篇”,更是携手建构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合作篇”。未来,要充分整合学校人文、社科、理工等多学科资源,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搭建人才聚集高地,进一步强化心理学学科的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为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王易宣读学校关于成立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决定。

      林尚立、王易、林崇德、付强、苏彦捷、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辛自强为中心揭牌。

135eb13aee1444efae8951cdaa6b3fa7


      林崇德、付强和苏彦捷先后发言。林崇德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服务人民实践需要的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科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研究中心建设的条件充分,未来发展可期。付强指出,社会心理不仅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社会安定富强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要做好价值判断、技术判断和路径判断,找到最适合中国人民、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学科发展道路。苏彦捷对心理学的工程属性进行了深入解读与分析,指出学科面临的挑战正是发展的契机,期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能够做好体系建设、呼应国家要求、发挥示范作用,推动中国心理学科迎接挑战、向前发展。

      在“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讨”环节,姚莉、叶日者、孙向红、张文新、辛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罗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谢晓非、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王争艳、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院长张红川等专家先后发言。辛自强主持。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首项重大成果《新时代产业工人社会心理调查报告(2024)》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系主任董妍作成果汇报。该报告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2024年新时代产业工人社会心理调查数据,内容涵盖产业工人的工作心理、职业心理和生活心理三个层面,展示了其社会心理各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亚群体差异以及主要研究变量的关联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邢采主持发布环节。

      当天下午,社会心理科学论坛举行,张文新、孙向红、谢晓非、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雳分别作主旨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心理学系建设,将充分发挥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优势,聚焦社会心理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致力成为引领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学术高地和重要智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