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9月9日电 9月6日上午,以“人的未来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首届清华-牛津本科生国际人文论坛开幕式在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牛津大学全球发展与展望研究院院长王士东等出席并致辞。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副院长夏莹主持开幕式。
彭刚回顾了清华大学与牛津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丰硕的合作育人成果。他表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社会变革,期待本届论坛搭建起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探索“科技向善”的落地路径。
王士东表示,近年来两校借助“牛津Tutorial研讨课”“英华学者”等项目在人才培养领域持续深化合作。期待本届论坛通过推动跨文化、跨学科的深度对话,汇聚彼此优势,共创未来价值。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学堂班首席专家万俊人表示,在当下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文学科的建设与调整需要进行结构性反思,回归对质量与深度的双重关注,重申人文教育的根本价值。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顾涛介绍了日新书院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大人文”学科架构下的育人实践,希望参与论坛的同学们能够以人文思想为基,展开深度交流和思维碰撞。
牛津大学副教授皮特·弗朗索瓦(Pieter Francois)、清华大学教授蒋运鹏分别带来主题讲座。
论坛由清华大学日新书院与“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哲学学堂班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后续,与会师生将前往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开展深度研讨与跨文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