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在京举行。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欧洲理事会前主席赫尔曼·范龙佩将在开幕式上发言。
当天下午,还将举行题为“泛安全化与全球安全困境”的大会讨论,以及“亚太合作与安全”“上合组织与地区安全合作”“变化中的跨大西洋关系”“人工智能的风险与全球监管”等多场小组讨论。
本届论坛以“共促世界和平与繁荣:共担、共享、共赢”为主题。嘉宾将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承担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责任,共享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终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和持久和平。
6月26日,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杨斌在吹风会上介绍了本届论坛的有关情况。杨斌表示,当前国际局势复杂严峻,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战火硝烟仍在多地区弥漫,民粹主义思潮涌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平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本届世界和平论坛设置了4场大会讨论和18场小组讨论。大会讨论主题包括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泛安全化与全球安全困境、全球南方与世界和平繁荣、大国协调与冲突解决等。小组讨论主题则涵盖亚太合作与安全、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上合组织与地区安全合作、东亚经济合作、变化中的跨大西洋关系、人工智能的风险与全球监管、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关系等热点议题。
据杨斌介绍,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25个国家的49位高级别的外国嘉宾,除鸠山由纪夫和范龙佩外,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印尼前外长哈桑·维拉尤达、韩国总统前特别助理文正仁等多国政要也将出席本次论坛。拟发言的外国嘉宾超过60位,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嘉宾超过50%,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嘉宾数量,这充分体现了世界和平论坛日益增强的国际吸引力和代表性。
世界和平论坛创办于2012年,由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承办的中国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年度国际安全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世界和平论坛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前瞻性的国际安全预判及可能的安全合作建议,多种形式的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表达不同观点和建议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