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敏感性反映了个体对最小行为刺激量的道德感知,是衡量个体道德水准和社会道德底线的重要标准,因而提升青少年学生道德敏感性理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当下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主要症候为道德情感趋于冷漠,道德图式不健全,个人中心主义倾向突出等。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复杂的,其中,制度上道德回报机制不完善,教育上道德知识远离青少年生活经验,社会环境上的现代性扩张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理解力等,都是造成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钝化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学校德育应依从青少年道德敏感性的生成逻辑,注重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感受能力,珍视其道德情感体验;增强道德知识对青少年真实生活的解释力,完善其道德图式;创设校园公共活动情境,在公共交往中培育青少年的公共意识,以消解个人中心主义对个体道德敏感性发展的阻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