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范畴(俄语亦译为человечность, человеколюбие, гуманность)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最具哲学意义的范畴之一。它多次成为中国、俄罗斯和西方研究者关注的主题。俄汉学家基于文献学、古文字学,在考察“仁”范畴来源的基础上,使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建构“仁”的概念意义。最终得出结论:孔子不仅创造了“仁”,也许还是任何形式的“仁”的创造者;从古文字学角度,“仁”字的5种形式之间存在着古文字学上的联系;“仁”范畴表达了一种具有存在主义特征的现象,它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天生外向性,具有广泛和强烈的影响力,其结果是对他者表现出深刻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