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会议资讯 > 会议动态 > 文章详情
第二届北京大学全球政治经济论坛暨《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本)出版座谈会举行
2024-12-19 作者:高婧雯 来源:北京大学

 为回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庆祝《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本)的出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2024年12月14日召开第二届北京大学全球政治经济论坛暨《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本)出版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3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出版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世界经济与地缘政治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参会师生达百余人。

cd6909a3e42d452ba1473c455cd9d6bb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原副院长、少将唐永胜,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杨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倪峰,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范蔚文,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李霞,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张岸元,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宗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正毅,副院长张海滨、董昭华及学院相关教师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唐士其主持。

      唐士其表示,学院2019年启动“北大国关学术论坛”系列活动,本届论坛作为第二届北京大学全球政治经济论坛,对国际关系学院的科研创新、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他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本届论坛发表真知灼见,开展精彩对话。

      朴世龙指出,国际问题研究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决策观,科学认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及身份。他对近年来国际关系学院开展跨学科、多视角研究取得的系列成果表示肯定,并希望进一步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李霞在致辞中代表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对《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本)出版并入选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表示祝贺。她指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是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领域最重要的几大丛书之一,《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本)一书搭建了中国社科界与国际社科界接轨的桥梁,具有重要而长远的学术价值,呈现了中国学术界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学术担当。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题发言环节。围绕“世界经济与地缘政治”这一核心命题,各位专家学者展开精彩发言。主题发言环节由王正毅主持。

      李向阳从背景介绍、短期影响因素和中长期转型压力三个方面阐述了亚洲经济增长的韧性与转型压力。柴瑜从大国共性与发展、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全球南方中的大国作用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全球南方合作中发挥大国作用的问题。杨志勇结合《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一书,从世界体系论的视角及启发意义探讨了财政学学科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问题。张岸元分析了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加征关税的原因及加征关税后的国际影响。

      唐永胜从世界体系分析的视角探讨了当今世界变局,认为国际秩序的转换要经历新旧秩序并存的较长时段,且会朝着更民主、更平等方向运动。倪峰以“百年变局与特朗普再次当选”为主题,探讨了特朗普再度当选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系。冯仲平将欧洲放在世界体系中观察,认为中欧关系更可能出现竞争不可避免、合作领域也会增加的新常态。杨光斌在发言中指出,全球化面临大变局需要转型、反思、重构,中国式现代化把发展中国家从边缘地带第一次带入了世界经济的中心。胡宗山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继续深化制度改革、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方面进行中心化处理等建议。张宇燕在发言中指出,世界体系分析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运动,《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版的出版显示了世界的不同。他从亚当·斯密的理论出发,探讨了全球政治经济学的底层逻辑,希望把国民经济学拓展到全球政治经济学,实现世界体系的一体化。

      上午主旨演讲结束后,三个平行分论坛在下午举行。分论坛分别以“世界秩序与全球治理”“大国竞争与经济安全”“世界体系与中国的角色”为主题,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范蔚文,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作为召集人进行主持。

      大会总结由学院副院长张海滨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主任庄俊举、《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李隽旸、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政法室编辑陈卓代表各分论坛作汇报总结。张海滨表示,在当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显著上升的国际关系大背景下,各位专家学者的研讨深化了对世界体系的理解,提出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加深了学术联系、凝聚了学术友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