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会议资讯 > 会议动态 > 文章详情
北大参与主办的“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在喀什举行
2024-06-19 作者:王颜欣、李白 来源:北京大学

      2024年6月12日,由北京大学参与主办的“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在新疆喀什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埃及、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170多位专家学者展开深入交流。本次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和喀什大学主办,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协办,旨在将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在一起,凝聚新疆历史与未来发展的新共识,表达历史文化研究的中国声音与世界共鸣,推动新疆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学术互鉴。

      论坛开幕式于6月12日上午举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潘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伊力扎提·艾合买提江,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文化旅游参赞库尔班诺夫·帝沙德,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国华等嘉宾出席。

65afbb71f1154790bfac180d3fbd333a

      艾尔肯·吐尼亚孜指出,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血脉相连、息息相通、历史交融,滋养出悠远而不息的文化,历史文脉延绵不绝。未来,新疆将全方位深入挖掘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传承丝路精神,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着力绘就文明交流沟通的美丽画卷。

      沙赫拉特·努雷舍夫表示,近年来,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已在经贸、交通、能源、金融和投资等领域开展诸多互惠合作项目。在哈中关系中,人文合作同样具有重要地位。文化和文明对话必将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未来,哈方愿与中方进一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库尔班诺夫·帝沙德代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法尔霍德·阿尔济耶夫向论坛致辞。他表示,乌中的合作伙伴关系已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和不可逆转的特征,新疆作为自然的友谊之桥、合作之桥和伙伴关系之桥,在乌中关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未来,乌兹别克斯坦将推动地方与新疆加强交流,创造新的合作增长点、提升合作质量。

      姜国华代表主办方对与会的领导、嘉宾、海内外学者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本次论坛的召开既是对古老文明的传承,也是中国倡导丝绸之路精神的一次鲜活生动的实践。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就是文明互鉴的精彩舞台,近代以来,北京大学等高校扎根新疆研究,一代代学者在天山南北耕耘出学术沃土,收获了累累硕果。未来,北京大学将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扩大交流互鉴,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潘岳代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对所有参会嘉宾表示感谢。他指出,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文化既有多元,更有一体,这一体就是“中华文化”。大量考古发现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共同体是由包括西域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作为多元文明交融荟萃之地,历史的新疆与未来的新疆,必会坚持多元一体道路、更好地发挥枢纽作用、更好地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以丰富发展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

      开幕式后,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杨圣敏,埃及开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姆哈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魏正中,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戎,新疆师范大学教授牛汝极,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当代历史和国际研究系主任米尔左吉德·拉希莫夫,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马克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荣休教授、澳门大学全球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潘维先后作主旨发言。

      魏正中指出,新疆位于生态区域和古代文明的交汇之处,随着学界对新疆佛教遗迹的深入研究,为理解中亚佛教的历史提供更加深刻的洞见,未来相关研究者要以更加专业的方式、更丰富的视角把握与新疆有关的研究项目,为中国在国际佛教考古学领域铸就重要力量。

      马戎分析了新疆的人口发展概况与历史变迁,并指出,新疆社会保持稳定、治安情况良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南疆地区全面“脱离贫困”,各族民众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同步前进。

      本次国际论坛下设4个主题的圆桌论坛,各论坛分别立足于新疆考古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新疆历史与中华文化的多元通和、西域丝路与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新疆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来自北京大学、耶鲁大学、京都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参与讨论。

      在“新疆历史与中华文化的多元通和”圆桌论坛中,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教授湛如指出,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有一类以“大乘”为名的称号值得引起学术关注,“大乘”称号不仅是宗教身份,更从侧面反映出中印文化的交流,乃至中国的政教关系。

      在“西域丝路与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圆桌论坛中,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昝涛担任主持人。昝涛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新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疆有望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活力。

      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魏中鹏,社会科学部部长初晓波、副部长林丰民等相关负责同志参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