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工作推进会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召开,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工作落实落细,着力解决招生、培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力探索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梳理总结我校专项进展情况及年度建设成效,谋划推进下一步专项建设发展思路。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主持会议并讲话,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福贵参加会议。
韩喜平在讲话中强调,在与会人员与各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下,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工作成效显现,在接下来的专项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将加强全过程规范化质量培养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任务摆上工作日程。一是要符合规范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稳定框架夯基垒台,严肃认真夯实平台根基,持续推进专项专业化建设;二是要创新机制,增强统筹协调,实施一体化专项培养,打破学科和院系组织壁垒,形成一个高度统一的共同体;三是要切实负责,强化组织领导,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拓宽增量;四是要提高质量,严把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关,确保首届专项学生高质量毕业,为共建院校提供专项建设的“吉大样板”。
参会人员按照任务分工,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统一培养、学术交流、长效机制设置、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会议紧紧围绕专项建设进展情况,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强调了做好高层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联合培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汲取了与会发言同志意见建议,为我校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杨军、孙贺、李龙、张斯琦参与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