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会议资讯 > 会议动态 > 文章详情
“《陈平原文集》出版暨现代中国人文学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4-03-27 作者: 中国语言文学系 来源:北京大学

      2024年3月22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商务印书馆、《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陈平原文集》出版暨现代中国人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党组书记顾青,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姜国华,以及钱理群、温儒敏、张隆溪、陈平原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主持。

9740cc410f954f20ab94f44ce3630385

      陈平原,1954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陈平原在现代文学史研究、学术史研究、文化史研究及教育史研究等领域长期耕耘,学术成果跨越多个学科。

      姜国华对《陈平原文集》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陈平原在多个研究领域成果卓著,展现出广开风气的博雅视野和深沉丰厚的人文情怀。陈平原在教书育人、学科建设等方面辛勤耕耘,桃李丰硕、泽惠学林。《陈平原文集》的出版对推动中国现代人文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冯远表示,陈平原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出谋划策,为人文学科知识分子参政议政、介入现实提供了良好示范。

      李敬泽代表中国作协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对《陈平原文集》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陈平原在治学上做到了“清通简要”和“渊综广博”的兼备,其学术成果是中国人文学科发展的重要资源和重要基础。

      顾青分享了陈平原同商务印书馆的渊源,他表示,陈平原的著作彰显了独特的时代气质,兼具立足学术和关照社会的双重向度。

顾青致辞

中文系主任杜晓勤指出,陈平原立足中国现代文学,形成了现代中国人文学的宏阔视野,其教育与学术事业正是北大中文系百年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

      陈平原向各位参会人员表达感谢。他追忆自己的学术和从教历程,以“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劳作勤奋,成绩有限”为关键词概括了自己所在一代学人的治学境况。他期待通过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促进学界交流,努力达成“跨学科的视野、跨媒介的方法、跨文体的写作”,从而呈现“有人有文、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现代中国”。

      学术探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张辉等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追忆了和陈平原的同窗经历,认为他作为1990年代以后出现的“中国学院派知识分子”,始终关心现实,兼顾全球性的学术视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分享了陈平原从王瑶先生求学、同钱理群等学人交游的生动经历,追述其学术与人生历程。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讲座教授张隆溪表示,陈平原对北大校园的氛围和气质的精湛书写令人难忘,其学术研究在国际上深具影响,具有前瞻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指出,陈平原突破了学者与文人的限制,在研究中始终保持现实的人文关怀。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教授黄子平分享了两人的交往经历,回忆了1980年代的学术风气与情谊。东京大学文学部名誉教授藤井省三从日中学界的交流交往出发,对陈平原的为人为学予以高度评价。哈佛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王德威认为,陈平原超出了学者与教授的身份限制,在学术和生活中展现了“侠气”的一面。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指出,陈平原的研究气派宏大,密切关涉海派文化。《书城》杂志执行编委李庆西从编辑视角出发,称许《陈平原文集》的广阔视野和独特的学术史意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中忱表示,陈平原开风气之先的小说研究是学界的重要突破,也对自己影响深远。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座教授陆建德指出,陈平原关注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对文化传统有着同样深刻的体察,彰显了国际视野与沟通连接的自觉担当。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表示,陈平原的研究文史兼通,敏锐触及了史学内部的现代转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联芬强调,陈平原是感情充沛、富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其研究兼具广博精深的学术典范性。

      会上,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向陈平原颁发赠书证书,感谢他对图书馆和西藏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大力支持。

      闭幕式由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副所长王风主持。陈平原分享了过去40年的学术历程,向学术旅程中的同人表达了感谢。学生代表献花之后,“《陈平原文集》出版暨现代中国人文学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