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会议资讯 > 会议动态 > 文章详情
北京大学高校思政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使用情况调研”开题
2024-03-25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北京大学

      3月5日上午,北京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总体评价与经验建议”开题会在理科五号楼301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教材基地执行主任孙蚌珠主持。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矛出席会议。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教材基地主任顾海良总体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中央财经大学胡树祥、清华大学肖贵清、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北京交通大学韩振峰等专家参会并进行指导。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北京大学副秘书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和教育部教材局相关处室、教材基地相关负责人及基地特邀研究员参会。

7200eef9ec5346309138259e2b9ee297

      仰海峰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参与研究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表示要稳扎稳打、提升质量,打造高水平研究成果,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刘建波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材基地建设,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使用情况调研”这一重大项目,有利于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有利于推进教材使用,有利于教材的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将进一步支持教材基地,大力推进项目研究。

      顾海良简要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他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使用意义重大。当前,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对进一步讲好用好教材至关重要。本项目将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层次高校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重点关注全国高校师生对于教材的评价与反馈、高校教师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做法与经验、师生在使用教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需要的教学资源支撑等问题。目前课题组已做了前期工作,下一步将分赴各地深入调研,进一步推进研究,努力推出高质量成果。

      胡树祥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编写使用非常重要,目前已实现“从无到有”,下一步要“从有到优”。北京大学教材基地的重大项目能在其中发挥很好的支撑作用,建议紧贴实际,加强理论研究,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

      肖贵清指出,项目研究中,建议同步做好教材、教案、案例的调研和研究工作,注意任课教师在教材使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摸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秦宣指出,项目研究中,要从党的创新理论的系统化、学理化高度,一体化调研教材、教案、PPT和教辅用书的使用情况,在打造思政课资源上提出方案或建议,发挥作用。

      王树荫指出,项目研究要瞄准问题,重点把握四个方面:调研要讲真话、发现真问题;要区分近期问题和长远问题;分层分类设计,增强针对性;调研问卷设计要科学全面,有利于准确把握实际情况。

      韩振峰指出,要关注教材使用的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的意见,通过调研充分把握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更好地推动统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在思政课中的地位。

      陈矛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使用情况调研”项目的重要性。她指出,这一项目对完善教材体系意义重大,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教材出发,以教材为重点辐射到相关方面,紧紧抓住“教材用没用”“教材用得好不好”以及“教材好不好用”三个基本问题,加强有组织研究,集中深入攻关,确保按时保质提交高质量成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