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会计与财务 > 文章详情
“救急”还是“救优”:多元目标下国资控股基金的“扶持之手”——以纾困基金为例
2024-01-19 作者:曾文,阴慧芳,张克雷 来源:《会计与财务》2023年第1期

近年来,随着国资监管由“管资产”到“管资本”的推进,国有资本以市场化程度更高、投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的各类政府控股型基金的形式出现。本文手工收集整理了2018年—2020年纾困基金纾困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纾困基金选择支持对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纾困基金在选择纾困对象时,兼顾了疏解民营上市股权质押风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元目标。具体来说,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越高、股权质押风险越大,越可能获得纾困基金支持,即“救急”。在此基础上,纾困基金更倾向于支持财务绩效更好与ESG表现更优的民营上市公司,以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即“救优”。其次,在不同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与企业经营环境中,纾困基金挑选支持对象时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权衡有所不同。本文首次识别了国资控股基金可以从“挑选赢家”这一事前机制发挥作用,并试图在经济与社会效益中寻求平衡,体现了国有资本在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发挥国有资本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实现国资民企良性互动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纾困基金;股权质押风险;可持续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