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会议资讯 > 会议动态 > 文章详情
北京大学首届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学术论坛举行
2023-03-15 作者:中国语言文学系 来源:北京大学

     3月10日,由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主办、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北京大学首届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学术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本次论坛以“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为主题,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继续教育部部长张西峰、副部长迟春霞,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副系主任程苏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以及全校各院系访问学者、进修教师8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程苏东主持。

     张西峰致开幕词。他指出,举办北京大学首届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学术论坛,是为访问学者、进修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一项新的探索和举措。举办论坛的初衷是繁荣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在北大的学术活动,加强不同专业学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访学进修学员成长成才。

     贺桂梅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她指出,访问学者进修教师作为各自工作单位的骨干,能够抽出一年时间来北大交流实属不易。此次学术论坛的目的,正是加强访问学者进修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程苏东代表评委会宣布论文获奖名单。张西峰、孙华等为本次论坛分论坛征文的七名获奖学员颁奖。获奖学员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凌逾发表获奖感言。

     陈培永代表下一届承办单位致辞。他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既往访学进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学习中文系此次论坛承办成果,努力做好下届论坛的承办工作。

     孙华作题为“面向未来的教师教学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与教育变革”的主旨报告。他从疫情对教学的深刻变革切入,讲述技术革命对教育教学的多方面影响。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背景下,北京大学为教师提供包括远程教学、远程录课在内的教学支撑服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和教学研究组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北大还利用VR技术开展考古科研和教学、利用远程直播技术推动全球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利用互联网课程平台推动乡村振兴和教育公平、利用纠音机器人协助阿拉伯语教学、开设“学术写作与表达”课程,并积极探索数字人文、人工智能等前沿跨学科领域,努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为北大以及全国的教育教学革新作出贡献。

     中文系刘玉才教授作题为“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生培养”的特邀主题报告。他指出,在选题方面,教师要鼓励研究生做小而精的研究,引导学生做有开放性、立体性的选题,从“点”深入,向“面”展开;在日常学生培养上,教师可以采用师门内“传、帮、带”的方式,并尝试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学术志趣的引导上,学术志趣因人而异、可宽可窄,学生志趣如能窄而精深,同样也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中文系董秀芳教授作题为“人文学科教师的科研规划”的特邀主题报告。她指出,在具体科研规划方面,人文学科教师应当平衡好学术研究中的“专”与“博”,既要有自己的特色,又敢于开辟其它领域;应当统筹当前与长远,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不忘长远的学术追求;应当将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相结合,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强强联合”的有效合作;应当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尽力避免时间的无效浪费;应当平衡好事业与家庭,在做好科研的同时用感恩和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上午议程结束后,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共同参加“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首届北京大学访问学者进修教师校园定向赛活动。

     下午,北京大学首届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学术论坛中文系分论坛在人文学苑6号楼B124举行。分论坛分语言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三个专场,参与分论坛的访学进修学员进行了精彩的论文报告。报告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文学评论》编辑部主任王秀臣,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主任李松睿,中文系教授周韧、叶晔对访学进修学员的报告进行点评。他们高度肯定访学进修学员的论文成果,为访学进修学员的论文提供了具体意见,并期望访学进修学员能进一步深入探索、再接再厉。

3e62b476ac454fea8dac02cc62cf5a6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