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会议资讯 > 会议动态 > 文章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专题学习会
2023-03-01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作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始终与中国法治建设发展同向同行,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独树一帜”的人大力量。《意见》印发后,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召开专题会,对《意见》精神进行深入学习。2月27日上午,学校副校长王轶主持召开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专题学习会。

1-28

     会上,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焕芳对《意见》进行领学。他表示,《意见》是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体现了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为我国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意见》包括6个部分,分17个方面对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他从三个层次对《意见》进行解读。第一个层次是明确总体要求和政治方向。坚持在指导思想上一以贯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撑。坚持在政治方向上一以贯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阵地,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明确设定到2025年“提升质量、优化完善”和到2035年“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相适应”的“两步走”战略目标,持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构建起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法学教育体系和法学理论研究体系。第二个层次是阐明法学院校体系、法学教育体系以及法学理论研究体系建设路径。法学院校是加强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要持续优化法学院校发展布局、完善法学院校管理指导体制,鼓励法学院校突出特色,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法学教育体系和法学理论研究体系是培养法治人才、提高科学理论水平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优化法学学科体系,推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更新学科内涵,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创新发展,法学学科与自然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适应法治建设新需求。要健全完善法学教学体系,构建中国特色法学教材体系。要创新发展法学理论研究体系,强化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研究,完善科研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原创性概念范畴的深入研究,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不做西方理论的“搬运工”,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第三个层次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实施。坚持党对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央依法治国委加强统筹规划,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会同有关法治工作部门密切协作,发挥各类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法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党组织要履行好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要按照《意见》要求,切实将推进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探索建立全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资源信息网络平台,推进资源整合,实现系统集成、资源互联共享。

     法学院与会专家分享对《意见》的学习心得。副院长王旭表示,《意见》是党中央对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一体贯通式的全局性谋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引性,要严格按照文件精神指导推进学院建设。他从发挥区位优势完善法学发展布局、着力打造问题导向的复合型法学团队、出台配套机制鼓励申报重要奖项、改革推进法治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着重谈了学院落实《意见》的具体想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认为,要充分发挥我校法学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头做好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全国法学教师培训基地、国家重点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等各类基地及平台建设,在院校两级积极落实《意见》精神,实现优质法学教学资源全过程共享,积极探索建立全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资源信息网络平台,更多地辐射带动全国法学院校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

     发展规划处、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教务处、科学研究处、人事处等校部机关相关负责人就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支持学校加强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进行工作交流并提出工作思路和举措。

     副校长王轶进行总结讲话,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他指出,《意见》的发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和特别关爱。接下来,学校要大力推动《意见》精神落实落地,一是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紧抓科学研究重大机遇,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二是编制具体工作方案,围绕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统筹学科布局,谋划学科创新高地,支持培育学科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服务标志性成果产出。三是做好法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工作,更新完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深化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加强人财物重点支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双一流”建设监测数据指标等,科学配置人员、经费等。五是推动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结合《意见》,建立符合法学学科特点的教师评价与职称晋升制度,培育顶尖法学教师队伍和学术创新团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