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成果平台 > 文章详情
优化创业孵化内外部网络提升孵化效率——评《创业孵化积聚、效率与网络发展研究》
2021-06-08 作者:马凤岭 来源:社科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并且指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目前,我国面临“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的“新常态”,作为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创业孵化载体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我国创业孵化载体在各地广泛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区域集聚的特征,同时创业孵化载体内创业企业共聚成长本身就是一种集聚。创业孵化载体内创业企业集聚和创业孵化载体自身集聚发展的特征、机理、效率是影响创业孵化载体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创业孵化载体更为高效培养成功创业企业和企业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创业孵化载体集聚、效率与网络发展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以创新创业创造助推高质量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天津大学吴文清副教授著作《创业孵化积聚、效率与网络发展研究》,敏感发现创业孵化载体的集聚现象和趋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集聚、效率与空间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集中于研究创业企业孵化集聚下的在孵企业知识学习与网络涌现问题、孵化器集聚效率问题、孵化器网络平台发展问题、孵化器空间网络发展等问题,从实践上看是深化创业孵化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术脉络和学术发展方向的自然延伸,是一部创业孵化领域很有价值的学术力作。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创业企业网络涌现规律
  该专著抓住孵化器内存在创业者周期性入驻孵化与毕业退出这一不同于一般产业集聚的特征,构建了孵化器内创业企业知识网络涌现模型,进一步考虑创业者的人际关系网络,构建了孵化器内创业者之间的知识超网络模型,对创业者之间的社会网络与知识网络进行了区分,弥补了以往对孵化器内创业者之间知识网络缺乏重视及将孵化器内创业者之间知识网络主体视为同质性的不足,根据主体的异质性进一步完善了对创业者之间的知识网络描述,从微观角度模拟了综合孵化器与专业孵化器中创业者之间知识超网络涌现过程中的特质与差异。专著研究表明,孵化器内创业企业基于简单的规则涌现出了复杂的知识网络,系统整体知识水平不断增加,并且随着创业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退出率的提高而增加,创业企业知识增长率、知识水平均匀性、知识水平空间相关性、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网络平均度均随着创业企业的退出和进入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孵化器内创业企业知识网络涌现出具有较短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聚类系数特征的小世界网络结构,且专业孵化器知识水平比综合孵化器拥有更高的增长速度。
  该专著研究对孵化器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1)重视创业企业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孵化器知识绩效水平;(2)合理建立创业企业筛选机制,强化孵化企业毕业与退出机制;(3)抓住有利时机,促进每一孵化周期前期的创业企业互动;(4)激励创业者知识共享,发挥专业孵化器集聚效应、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发展;(5)发挥网络核心位置创业者知识扩散引领作用,带动孵化器与创业企业整体知识水平提高。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益相关者与区域网络特征
  以孵化器为核心,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创业投资机构、法律、财务等众多机构形成的孵化器网络是一种复杂社会网络,具有社会网络的一般属性。我国孵化器的孵化模式包括综合性与专业性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与留学生创业园、公益性与营利性孵化器、科技成果溢出转化型与物业型孵化器等。专著选择四种不同的孵化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在每种孵化模式下选择一个代表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孵化模式下的孵化器利益相关者网络链接特征。专著以北京市和上海市国家级孵化器网络关系为例,对北京市和上海市国家级孵化器网络的网络密度和中心势、孵化器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小世界特性、孵化器网络链接频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国内外投资机构在各孵化器网络中的地位较大,各孵化器均很重视与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各投资机构提供的资本支持是孵化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基础;综合性孵化器的链接网络较为完备,其网络节点中包含国内外投资机构、政府机构、中介机构及孵化器自身的孵化管理机构、创投机构等,政府机构在孵化器网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点度中心度。
  该专著研究对孵化器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1)促进孵化器与其他机构的联系;(2)改善政府在孵化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优化孵化器网络中的节点;(4)加强处于孵化器网络中心节点孵化器间的联系;(5)引导成立为孵化器服务的专业中介机构---“孵化器的孵化器”;(6)建立孵化器内部的专业化机构、分支机构。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关系网络与绩效
  随着知识社会的愈加深入发展,孵化器对创业企业的知识服务愈加重要。单一孵化器的能力不足以对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孵化器需要与其他孵化器建立广泛和深入的社会网络,从中学习如何管理孵化器以及如何培育在孵企业。该专著从孵化器社会网络关系中的关系嵌入角度出发,沿着孵化器向创业企业提供知识服务的角度,探讨孵化器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的深层次关系。综合考虑孵化器的关系嵌入与知识能力两种因素与孵化绩效的关系,专著构建了孵化器网络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绩效的概念模型,提出了相关假设,通过设计问卷搜集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专著研究表明关系嵌入的三个维度即信任、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分别对孵化绩效有显著影响;孵化器知识能力对孵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孵化器关系嵌入对孵化器知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孵化器知识能力在孵化器关系嵌入和孵化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该专著研究对孵化器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1)建立良好的孵化器间关系嵌入网络;(2)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3)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信任关系;(4)给孵化企业提供齐备的孵化知识;(5)孵化期间开展协同孵化活动。
  四、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平台评价与优化
  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平台作为外界对其认知的快速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链接创业企业和投资者的快速和有效平台。专著以我国213家具有独立网络平台的孵化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特征,考察它们在投资功能上的效用效率问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国家级孵化器效率进行评价,对有无网络平台的孵化器进行效率差异性检验,并通过专门发布网站世界排名的网站分析国家级孵化器网络平台的活跃度。专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平台在区域中发展不平衡,孵化器管理和经营者尚未充分认识到孵化器网络平台链接与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的潜力,特别是链接融资方面的作用。同时,我国孵化器网络平台自身建设和宣传亟待提升,网络平台利用效率比较低,通过网络平台吸引创业者的力度不够。无独立网络平台的国家级孵化器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有独立网络平台的国家级孵化器纯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没有独立网络平台的国家级孵化器,这表明了孵化器网络平台对促进孵化器制度建设方面的显著作用。
  该专著研究对孵化器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1)提高对孵化器网络平台重要作用的认识;(2)加强孵化器网络平台创业者招募栏目建设;(3)增加孵化器网络平台孵化器服务能力展示;(4)扩大孵化器网络平台互动与宣传;(5)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强孵化器网络平台建设力度;(6)以孵化器网络平台建设提升孵化器制度建设;(7)优化孵化器网络平台内容设置。
  五、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效率与空间发展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布局与发展仍不均衡。专著以国家级孵化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国家级孵化器区域差异与集聚度,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我国29个省域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进行了测算,对29个省域国家级孵化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进行了全局自相关分析,对省域国家级孵化器综合效率空间关联模式进行探讨。基于孵化器集聚的空间邻近特性,借鉴空间公共品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孵化器区域性联盟数理模型,利用仿真方法分析公共品回报乘数、合作孵化乘数、联合惩罚对联盟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专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分布不均匀,各省域国家级孵化器的投入产出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各省域孵化器综合效率存在空间关联性。
  该专著研究对孵化器管理具有启发意义:(1)注重科技企业孵化器均衡发展;(2)重点优化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3)总体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效率;(4)促进国家级孵化器的区域协同发展。
  总的来看,《创业孵化积聚、效率与网络发展研究》深入研究了孵化器内创业企业在知识和人际关系双重结构下的网络涌现,提供了这一方向的研究框架;研究了孵化器集聚效率与空间发展,为孵化器发展的宏观管理和微观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提出并研究了孵化器与创投的竞合关系,对今后孵化器与创投的管理与研究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研究了孵化器利益相关者网络和区域合作网络的特征,为孵化器管理提供了新视角。该专著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具有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政府工具箱中得心应手的工具”和“生产企业的企业”双重属性的“黑箱”的复杂机理,引导政策制定者、孵化器创建者和运营者更多关注“水泥与砂浆”建筑内部的孵化服务机制,对于新时代创业孵化载体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 马凤岭)
                             
 

友情链接